会计备抵科目(会计备抵科目怎么理解)
作者:朱浩宇 发布时间:2022-04-09 11:34:06 点赞:次
1.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企业在每年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将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的市价与其成本进行比较,而决定借记科目,贷记科目形式的方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指: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应当在每个会计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投资损益之中。
3.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成本类损益类,所有都权益类一般没有备抵科目。

一、会计备抵科目(会计备抵科目怎么理解),要怎么简答
1.《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合计数计入累计折旧帐户的贷方。
2.作为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帐户,厂部行政用办公房屋的,计入管理费用帐户,由当期收入负担。
3.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4.参考如下:会计中备抵科目顾名思义是用来准备抵消的科目,是所对应科目的减项,通常是资产类才有备抵科目。

二、会计备抵科目(会计备抵科目怎么理解),如何分析
1.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2.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可收回金额大于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不作账务处理,若属于以前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其价值得以恢复的,则应在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限度之内进行冲减。
3.固定资产余额在借方,它的备抵类科目折旧就在贷方;长期应付款科目余额通常在贷方,它的备抵类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就在借方。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反映企业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短期投资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