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考核指标(财务考核指标体系)
作者:赵春娣 发布时间:2022-04-09 17:47:55 点赞:次
1.上级行按管理要求考核其财务盈亏。现阶段的公立医院在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方面逐渐偏离了公益性初心,不利于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其应遵循医院发展宗旨,以履行社会公益性的前提,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充分利用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做好医院的运营管理。
2.第二章指标体系的建立第四条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要求和我行现状,全行财务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考核指标、控制指标和分析比较指标。其中:实际利润、综合费用以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数的差额作为分配基数。
3.公立医院现行的财务绩效考评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过分注重盈利,弱化了医德建设,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相背离,难以适应新社会对公立医院的要求,优化公立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4.各行成本中的招待费支出。专项费用包括房租费、设备租赁费、网点装修费、计算机网络建设及运转费、安全防卫费、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等;个人费用是指职工工资及以工资为基数提取的有关费用;办公费用是指除专项费用、个人费用以外的营业费用。
5.预拨费用按现行会计制度进行清算,其财务盈亏由上级行按考核要求进行核算。
6.财务数据准确度10%考核期内提交的各类报表、报告中数据出错的次数控制在次以内7。对各行考核挂钩的费用,适当增加个人费用比例。指各行汇总损益表的利润总额。
7.部门管理费用控制15%考核期内部门管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3。本级各部门一般不准另立财务帐户,需经行领导和财会部门同意,并报经上级行财会部门备案。

一、财务考核指标(财务考核指标体系),如何成功总述
1.分级授权管理为改变现行的财务管理分散化,实现财权的相对集中统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全行实行以管理会计为基础的分级授权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绩效的改进一方面需要员工的全面参与,绩效改进包含员工绩效评价的各方面,应将员工绩效考评作为组织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之二者相辅相成,在本文研究的公立医院中,财务考评更加侧重于员工所在部门的具体收益及成本控制指标,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公立医院公益性不符。
2.本文所述医院在绩效评价考核中也是将经济效益指标作为考核重点,从客观角度看,医院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之所以变更为以上情况,主要与国家财政部及力度不足有关,对医院2020年的资金补偿结构进行了调查,国际业务部一般不准以外币支付各项费用和购租设备。用于财务收支活动分析及行际间的比较,以便于反映差距,第十四条控制指标的奖罚控制指标完不成的,对帐面利润差额,相应扣减实际利润考核数;对购建指标超支,相应扣减综合费用指标;对其他控制指标,按超额的50%扣减实际利润考核数。总行在核定给各行的年度费用预算额度内分季下达指标,各行在指标内预拨费用,不得超指标预拨。
3.部门管理费用控制10%考核期内部门管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3。公司财务预算控制率10%考核期内公司财务预算控制率在%以上6。通过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院方经营管理者能够通过考评结果发现医院在本年度运营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招开专题会议,以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质量。

二、财务考核指标(财务考核指标体系),如何界定
1.第十五条在加大财务考核力度的,上级行应加强财务检查和监督。科教项目与其他收入作为公立医院非医疗性质的收入与绩效考评关联度不高,也不作为绩效考评指标。报表编制及时率10%考核期内报表编制及时率在%以上8。
2.距离较远或交通不便的,可领用少量备用金,按计划支用后,按期持原始单据到上级行报销。
3.上级行可按管理要求考核其财务盈亏。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家财政补助力度较弱,占比仅为11%,而医疗服务收入与药品加成收入占比较高,不合理的收入结构使得经济收益成为医院关注的重点,这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相违背,与公立医院肩负的社会责任严重脱节。对个人费用和办公费用进行严格控制。
4.对各行当季实现利润与季度计划利润的差额,统一按50%的比例进行奖罚,并在下一季度兑现30%,全年统一清算。在业务管理费用中,个人费用、办公费用、专项费用三项,前者结余可以用于后者,不得逆向调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经营绩效财务考核指标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5.经行领导和财会部门同意可用外币支付外事活动经费,要纳入全行的费用预算。
6.专项费用包括:房租费、设备租赁费、网点装修费、安全防卫费、计算机网络建设及运转费、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等。
7.随着国家财政支持的减少,公立医院营收面临巨大难题,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更要加强建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科学构建公立医院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强化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