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申报表(防震减灾相关资料)
作者:潘家武 发布时间:2022-04-09 17:50:33 点赞:次
1.广泛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七进活动,即: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寺庙。
2.加大对防灾减灾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防灾减灾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未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禁止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保障科普活动的经费投入,有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科普教育活动和改善科普设施。规范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管理工作,推进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建设,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发布、舆论引导机制,妥善处理宣传报道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4.2016年至2020年,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震预警能力,建设50个地震预警一般站,作为地震烈度速报台站和地震预警辅助台站。
5.建全保险与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使其进一步介入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环节,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发挥防灾防损作用,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提供保险服务。

一、防震减灾申报表(防震减灾相关资料),怎么样才能读懂
1.利用学校现有宣传栏和板报,在校园显著位置设固定的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橱窗、专栏、板报或科普宣传廊等,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高基层干部、群众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
2.主要技术措施: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预报预测准确率为目标,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能力,增强气候影响评价、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利用和气候服务等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天气、气候、应用气象和雷达、水汽、雷电、区域站等综合气象观测资料的应用开发能力,加强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衍生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为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科技支撑。
3.建设内容包括县防震减灾业务用房、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大屏、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和科普宣传服务站,横跨地震监测预报、赈灾防御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4.建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大屏,在18县和2个景区人流量大的区域部署大屏显示设备,显示地震监测预报、赈灾防御和紧急救援等知识,提高民众对灾害的防患意识。
5.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相关社会资源依法征收、征用机制与补偿机制。

二、防震减灾申报表(防震减灾相关资料),怎样才能应对
1.2018年至2019年完成主要气象灾害及相关气象要素资料数据库,统计分析个例找出指标及致灾临界阈值,建立灾害评估、预报及预警模型。
2.主要技术措施: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预报预测准确率为目标,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能力,增强气候影响评价、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利用和气候服务等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科技支撑。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绩效工资、其他社会保障缴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退休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生活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采暖补贴。
3.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气象与生态监测系统、人工影响天气雷达监测系统的建设,加强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提高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以及对灾害性天气、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人工干预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为防灾减灾和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进防灾减灾产业发展,建立健全鼓励防灾减灾新技术、新装备研发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