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的定义(现代会计可分为)
作者:赵方营 发布时间:2022-04-10 10:42:46 点赞:次
1.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上的收益。战略相关性成本管理信息已成为成本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经济越发展,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也将进一步趋同,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必将合一。
2.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决策的依据或用于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成本会计的方式和理论体系,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改变了事业单位过去靠国家拨付经费收支的局面,形成了由收支型向经营型转变的局面,并强调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入与使用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和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对国家拨付经费的收支、结余进行核算报告。
4.这类成本又可分为费用和损失,前者在损益表上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例如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各项期间费用等,后者则因无相应利益的产生,而在损益表上列为营业外支出等项目,例如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现代会计的定义(现代会计可分为),如何快速确定
1.成本管理的视角应由单纯的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和重股东财富,扩展到与顾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关的、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更加关注产品的顾客可察觉价值;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内部组织管理。按成本计算模式分类,可分为完全成本计算模式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
2.标准成本制度,是以预先制定的产品标准成本为基础,用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同实际成本相比较并记录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制度。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五部分。
3.估计成本制度,是在产品生产前预先估算单位产品成本,凭以确定售价,然后通过复式记账将算出实际产量的估计成本与账上实际成本比较,据以修改估计成本的一种历史上曾采用过的不完整的成本会计制度。
4.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发生的耗费,没有目标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不能叫作成本。从成本会计的方式来看,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主要是采用分批法或分步法成本会计制度;从成本会计的目的来看,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标准成本法的出现使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本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现代会计的定义(现代会计可分为),怎么样才能综述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内涵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围逐渐地扩大。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特点,对成本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2.按成本会计制度分类,可分为实际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和估计成本制度。
3.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
4.完全成本计算模式,又称吸收成本计算模式,它是按照传统的成本观念,将包含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内的所有制造成本都吸收到产品成本中去,用来进行存货的估价和确定已售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模式。全球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的变化;生产环境的进步;适时生产系统的出现;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应用。支出成本与机会成本支出成本和机会成本是成本的两种主要类型。
5.未耗成本与已耗成本在财务会计中,将成本分为未耗成本与与已耗成本两大类。管理者为了保证所作的决策是最优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机会成本。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