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成本定价(边际成本定价法公式)
作者:秦珍 发布时间:2022-04-10 11:00:25 点赞:次
1.一般二部制收费下的产品价格由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额或年额支付的基本费以及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两部分组成。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公正报酬率值。相反如果成本上升,则价格亦同步上升,他仍然能获得正常的利润。
2.即企业定价时,只计算变动成本,不计算固定成本,只要价格高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进行生产与销售。
3.规制者只能提供足够的激励,使被规制者不虚报成本等信息,使其行为与规制目标一致。公正报酬率是由规制机构制定的,它的制定一般要举行听证会。
4.边际贡献是指企业增加一个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收人减去边际成本的数值。
5.听证会制度在保证定价公正的,需要耗用大量成本。若产品销售出现困难,则预期利润很难实现,甚至成本补偿也变得不现实。[编辑]完全信息下的规制定价所谓完全信息是指规制博弈的各方对于产品的成本、需求状况等信息完全掌握。
6.一般当被规制者拥有剩余索取权时将导致分配成本较高,通过补偿企业部分成本,使被规制者承担一定的风险,可以部分缓解这种高成本。在产业经济学中,将被规制者拥有因成本改善所增加的收益的权利称之为剩余索取权。

一、边际成本定价(边际成本定价法公式),要怎么释义
1.这个混合均衡的结果是两类的被规制者都报告是高成本,这样的结果不是精练的结果。
2.目标收益定价法又称投资收益率定价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总额、预期销量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来确定价格。
3.而一当公正报酬率制定下来,公正回报率的改变只能到下一次听证会。
4.它改变了售价低于总成本便拒绝交易的传统做法。通过这样一个自我选择机制,规制者可以给被规制者提供有效的激励,将被规制者类型识别开,对应于不同的价格政策。
5.赋予被规制者一定的剩余索取权,激励被规制者积极改善成本结构就成为当今规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6.模型和产品成本模型预先加以确定,然后根据两者间的关系推算价格水平,因其分析的起点是使企业的利润最大,所以是一种适合于企业长期采用的中长期价格制定方法。尽量减少固定成本的亏损。根据分离均衡理论,规制者可以设计出包含两个价格合同的菜单:固定价格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让被规制者自己去选择。
7.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耗费,客观上要求通过商品的销售而得到补偿,并且要获得大于其支出的收入,超出的部分表现为企业利润。

二、边际成本定价(边际成本定价法公式),要怎样表达
1.过低的成本有可能被指控为从事不正当竞争,并招致竞争对手的报复。
2.在平均成本定价规制下,由于被规制者不能拥有对成本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增量,而且规制者也无法对被规制者的成本浪费行为作出有效的惩罚,这样导致了被规制者偷懒的可能性上升。成本导向定价法又衍生出了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边际定价策略成本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等几种具体的定价方法。传统的规制定价方法是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紧密相关,在这种情形下,一当成本结构发生变化,被规制者将不负担由此造成的损益,被规制者没有动机提高成本效率。
3.公正报酬率定价法能够防止在位企业制定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还能使企业得到合理的回报,有利于维持企业生存和吸引投资,它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自然垄断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信基本业务的公正报酬率为6%,新业务为12%。该菜单满足了高成本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选择真实报告成本情况可以实现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