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作者:骆云锋 发布时间:2022-04-12 11:55:42 点赞:次
1.税务筹划不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想办法减轻税负,而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通过纳税人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知识和财务知识。按照税法规定,通过发行股票、留用利润自我累积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股息支付不能作为企业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
2.由于税收筹划而产生的收益与企业的效益是直接挂钩的,企业对税收筹划必然应起足够的重视。子公司由于是独立的法人主体,独立地承担纳税义务,可以享受到公司所在地的税收优惠政策;分公司由于不能被视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很难享受到公司所在地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总公司的一部分,分公司可以和总公司共计损益,从而在发生亏损时部分地抵减总公司的纳税义务。前者是税收优惠选择条款应用时实行就高不就低原则的体现,后者我们举例说明。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怎么去描述
1.如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折旧方法及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增资方式选择都不是税收优惠规定。应该指出的是,只有避税的客观条件并不意味着国内纳税者可以成功地实施税收筹划。在企业的现金流量中。
2.新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狭义的税务筹划指企业合法的节税筹划。税法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要依法缴税。如营业税关于起征点的规定,个人所得税工资所得关于宽免限额的规定等。
4.国内税收筹划的存在是因为我国目前存在着税种差别、税收优惠政策及其他一些可选择性条款。企业全方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规划、设计、安排来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预先筹划,具有超前性特点。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怎样才能陈述
1.由于企业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税费筹划的侧重点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税费筹划人员不断地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做出反应,以适应客观情况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前者的后果往往是被查出并进行补税、罚款等处理,后者往往是由于不了解内情而不了了之。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2.在现行税法中,有些税收减免规定可予纳税人获得少纳税或免纳税的利益,它并不需要经过选择或根本就没有选择余地,只要纳税人了解这些规定并符合这些规定的条件就可以享受。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