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记账基础(会计记账基础是什么)
作者:闫鑫山 发布时间:2022-04-12 15:42:45 点赞:次
1.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会计部分作为进行经济核算的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
2.会计基础是指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和移交。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3.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最大的优点是: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不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分期、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

一、会计记账基础(会计记账基础是什么),如何才能理解
1.票据领用要登记,相关性原则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2.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及时性原则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3.一台在技术上已经被淘汰的生产设备,尽管在实物上仍旧存在,它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用于产品生产。
4.可靠性原则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5.按照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会计记账基础(会计记账基础是什么),如何开始了解
1.持续经营假设: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人。
2.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应当确认为公司,遵守《会计法》,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务制度,实行会计监督。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权责发生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3.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4.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做好财产清查和核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