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发展史(我国会计发展史框架图)
作者:戴书平 发布时间:2022-04-14 11:23:49 点赞:次
1.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鼓励其一次实行全面内部控制。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2.我国会计历史的发展从整个时间跨度上进行划分,可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
3.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
4.为防范经营管理中的错误与舞弊行为、保证实现经营目标、保障投资者利益,从而逐步形成了组织、调节、制约、监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些程序、方法,进而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
5.随着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使会计信息的搜集、分类、处理、反馈等操作程序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科学的根本变革。
6.在讨论上述各种会计概念时,会计的内容并不是以文字记述的。这些计量单位的出现,使得会计得以从实物统计向数量方面发展。会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

一、我国会计发展史(我国会计发展史框架图),怎么能梳理
1.在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发布后,应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关键词:会计史;意义会计史是研究会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一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2.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按行政区划分类的户籍统计资料,说明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也是财政收入方面的一个预算;第二部分是按国家财政收入项目划分的财政收入状况,与第一部分的预算形成对比,显示问题的所在。
3.商朝对会计的一大贡献是数的创造,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从一到十都已经成型。北周的计帐户籍之法,不仅为后来的隋朝所集成,更是盛唐时期的户籍计帐的源头。
4.在我国会计史变迁中,没有单纯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出现。譬如我国的《公司法》规定,企业应当设置监事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还须设职工代表大会,而美国企业没有监事会,更不要说职工代表大会了。
5.时的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征有:单入单出,单笔出入之间并无对应关系。
6.唐代继续实行前代的计帐户籍制度,就是根据户籍资料和国家规定的收入项目,是一种具有预算性质的会计账目,是检查和落实财政和赋役项目情况的基础措施。

二、我国会计发展史(我国会计发展史框架图),怎么才能确定
1.在接受一定程度的会计专业教育与较为系统地学习过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后,系统地学习会计史,研究会计史学中的基本问题就十分必要,既有重要意义。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这一时期的中式会计也处于自己的一个高峰。
2.对千年会计史进行研究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我们今天所完成的只是这一宏大工程的极小部分,远没有建成完整、科学的会计史学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减少浪费、杜绝错弊、创造效益、预防风险。
3.他认为这种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各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企业营运的顺利进行。加上各诸侯王国所献的贡品九贡,共计十八个收入项目,九个支出项目,就是今天会计科目的原始形态。
4.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出现了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
5.这是中式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后代的四柱结算法与此密切相关。
6.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重要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历史考察与研究这一课程,对任何一个重要会计事件的认识,都必须进行历史的回顾、思索、分析与论证。由于流水簿的来去相等,所以分类过入总清账中的来去也必然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