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个人收入(可支配个人收入和可随意支配个人收入)
作者:陈家翠 发布时间:2022-04-14 14:13:38 点赞:次
1.企业在进行消费市场调研时,不能为收入假相迷惑,要以可随意支配收入数据为依据,提高直接税比重,需要推进这些税种。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收入就少。
2.消费税、包括房产税在内的财产税、遗产税或赠与税、加上所得税是直接税的4个主要税种。
3.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
4.[编辑]可随意支配的个人收入=可支配的个人收入一生活必需品的固定支出可随意支配的人个收入水平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改革原来的财政收入模式,需要攻坚克难,依赖以前的路径是懒政行为。其中的净收入是指居民当年各种来源的总收入减去各种支出。
5.扣除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后,剩余部分为可支配收入。
6.目前我国的直接税税种较少,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是工薪阶层。
7.全口径的财政收入除了税负,实际上还有各种费、国债和资源性收入,如土地出让金。

一、可支配个人收入(可支配个人收入和可随意支配个人收入),怎样才能理解
1.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由于个人不大可能在年前为他们的分红支付税收,微软的分红也大大提高了可随意支配收入。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现金总收入,可以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部分收入,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和被调查家庭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家庭总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公积金、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
3.企业税负比例高,与现在间接税占财政收入近七成的情况也是一致的。我国特有的财政收入结构,决定了老百姓承担的负担绝不仅仅是税收。商业部估计微软12月初分红给股东的320亿美元中,大约有四分之三可计算为个人收入。
4.财政支出转向社会投资,比如社保、福利和科教文卫等方面,国家财政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型。
5.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发布的报告中,该部门称这次分红将个人收入提高了将近248亿美元。
6.这是以国家财政收支为参照看税负水平的。税后收入在12月份增长了创纪录的4%。所以个人承担的税负不仅仅是所得税等直接税。
7.财税体制改革是一个需要全面理解的问题,税制改革不能离开公共财政和预算改革。

二、可支配个人收入(可支配个人收入和可随意支配个人收入),怎样做认识
1.企业缴的税中,很大一部分是间接税。可支配收入包括从事主要职业的家庭成员的工资,以及从事次要职业、其他兼职和临时工的劳动收入。
2.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居民家庭日总收入计算。而让个人忽略可支配收入,从宏观财政收支角度讨论自己对税负高低的感受,老百姓看税负是以个人收入为参照的。按照广义财政收入统计口径,老百姓真正的负担比人均万元可能还要高一些。
3.我国间接税占了税收的近七成,单从财政收入角度与发达国家比人均财力,不考虑财政支出情况是不行的。
4.是税负水平增速不再加快,实际上说明国家税收改革的方向是减税。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越高,用于消费的可能就越大。
5.恩格尔系数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中用于食物支配的比例,表明可随意支配收入越高;我国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由于此前财政收入在社会福利方面投入少,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财政支出二次分配作用体现不明显,导致人们对其关注度不高或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也与前面提到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少,人均收入低有关。
6.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并在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消费税等方面指出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