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增收入的后果(虚增收入的影响)
作者:韦春龙 发布时间:2022-04-14 22:47:13 点赞:次
1.由于循环中加入了银行质押、还款、再放款的环节,在追查资金流向时很容易失去踪迹,也难以保证资金之间的对应关系,人为地切断资金流转轨迹。该事件也未能及时公告,直到3月30日公司再次补发,并解释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并承诺今后将保证公告的及时性完整性。针对海关报关单的疑问,笔者特意向海关进行了咨询,核实报关单单号情况,得到不同年份报关单单号不可能一致的答复。
2.在虚构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中,造假的主要代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金划转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对于恶意虚增利润的行为,应加强监管并加大惩罚力度。
3.笔者优先挑选出报告期内新增的有疑问的客户和供应商,及新增的有疑问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检查其收付款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购置资产的付款凭证原始单据不全,无法确认是否真实付款;发行人普遍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进行结算。

一、虚增收入的后果(虚增收入的影响),怎样去理解
1.发行人通过关联方钢结构公司、建设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金额达35%,通过关联方贸易公司实现的采购金额达36%;2010年关联销售金额低于1%,关联采购金额仅5%左右;2011年和2012年,关联销售和采购基本消失。公准股份在2014年、2015年、2016年期间对内部管理与对外披露的会计核算分别设置账套:2014年设置了002号和099号两个账套,2015年设置了001号、002号和099号三个账套。
2.给参与出谋划策、造假人员的利益;虚构业务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虚构业绩导致的分红派息;通过各种方式将账内资产转为账外资产。
3.结合非财务信息来看,其收入、毛利率和关联交易都有明显异常的地方,比较符合虚构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的特点。

二、虚增收入的后果(虚增收入的影响),如何成功了解
1.监管部门在7月31日就年报发出的问询函至今也是没有下文。不过这样的保证也是一纸空文。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市值管理及再融资的需要,以虚增收入和利润等方式粉饰财务报表,以实现这一目的。
2.账面记录不能反映真实的资金来源和去向,而且难以进一步追查,给虚假采购和销售的认定带来巨大障碍。
3.笔者认为其收入和毛利率数据存在异常,于是进一步从非财务信息角度出发分析其业绩的合理性。
4.2016年设置了001号、002号、088号和099号四个账套。
5.专业人士表示,这样的行为会给上市公司留下不少风险隐患,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发行人报告期内突然更换银行基本账户,并未更换银行,而同城同银行的银行询证函回函在格式上存在差异,银行对账单区别于正常的格式,还有部分银行对账单并无银行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