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47条(劳动合同法47条内容及最新解读)
作者:靳太清 发布时间:2022-04-23 13:38:01 点赞:次
1.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了工会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中的功能,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上这些都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2.月平均工资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内容,这样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失之于设计过于复杂,劳动合同法统一了月平均工资的内容,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基本上延续了劳动法第三十条和工会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
3.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4.《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5.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对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理解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本条禁止的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禁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本条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劳动者具备了本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用人单位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

一、劳动合同法47条(劳动合同法47条内容及最新解读),要怎么样研读
1.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包括劳动场所和设备、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等。必须等到职业病治愈,如果职业病不能治愈,劳动合同就不能终止,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本条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的规定,不能理解为连续几个合同的最后一个合同期限,计算基数计算经济补偿时,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实施条例准确体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调。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不同。
3.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劳动合同法的重要宗旨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处于特殊困难阶段或者做出特殊贡献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给予了相应的特殊保护,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在五种情形下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4.计算标准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5.当事人是否可以选择仲裁员可以由仲裁规则规定。如果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五种情形的,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合同法47条(劳动合同法47条内容及最新解读),如何成功确立
1.有的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很高,有的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较低。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人单位利用短期劳动合同长期用工的现象将会减少,这主要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个措施: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用人单位也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2.必须等到医疗期满后才能终止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必须等到排除了职业病、确认了职业病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结束,如果劳动者工作一年又六个月,经济补偿为二个月的工资;如果劳动者工作一年又五个月的,经济补偿为一个半月的工资;如果劳动者工作五个月的,经济补偿为半个月的工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时,计算的工作年限应从2008年算起,由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意味着劳动关系的结束,对劳动者而言就是失业。
3.其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等到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后,主要有以下考虑:保持制度的延续性,关于一个月工资是劳动者本人月工资、本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还是当地月平均工资,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最后规定月工资是指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