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司税收政策(6分钟前更新)
作者:梁目新 发布时间:2022-10-02 18:40:29 点赞:次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孙以聪)报道:1月7日下午,江西省财政厅召开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2021年全省财政工作,部署了2022年财政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全省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12.3亿元,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8.5亿元,增长1.6%。

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现场
2021年全省工业税收增长近20% 民生支出达5345.5亿元
2021年,全省收入稳中提速,增幅为2015年以来首次跃升到“两位数”,近两年平均增长6.3%,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明显。质量稳中有升,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8.6%,较上年回升0.7个百分点。
产业税收增势强劲,全省工业税收增长近20%,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四成,较上年环比持续提高,有色金属、计算机通信电子、医药等行业税收增长较快。区域发展活力迸发,大南昌都市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赣江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幅均达到“两位数”。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保重点、压一般的特征明显。全省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5345.5亿元,继续保持近八成的比重份额;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连续8年实现压缩。
发行政府债券2290.7亿元 统筹专项资金306.5亿元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工业强省、扩大内需、生态文明、扩大开放等重大战略,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千方百计在“资金供给”上下功夫,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扩投资、强动能。
2021年,全省发行政府债券2290.7亿元,连续三年环比增加,其中1475亿元专项债券快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省级财政科技专项投入连续8年大幅增加;统筹306.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两新一重”、保障性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应,用足用好“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融资担保、农业信贷担保、PPP等财政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本2468亿元,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题。其中,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通过体系担保风险发放贷款超800亿元,业务规模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落实落细中央和省出台的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制定免征城乡公共交通车辆车船税等多项“自选”惠企优惠举措,强化减免政策宣传解读,全省为企业减税降费连续三年超千亿元。中央财政下达各类补助资金2947.9亿元。
加强各项民生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1亿元
连续十五年一以贯之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年初确定的51件民生实事圆满兑现;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心制定重点民生项目清单12项,全部完成;研究起草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职责清晰、管理高效、监管有力的民生支出管理体系。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重大民生决策。推进乡村振兴,省财政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1亿元,保持力度不减;下达151.2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明确财政衔接资金帮扶产业支持范围。坚持就业优先,安排17.6亿元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教育强省,统筹15.8亿元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安排6亿元支持南昌大学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下达111.3亿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双减”、思政课改革等政策全面落地。促进文化强省,下达20亿元文旅资金健全公共文化体系,统筹3亿元支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美丽江西,统筹68.8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和重点生态系统修复。实施健康江西,筹集83.9亿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经费及疫苗免费接种。
突出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强化重点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城乡低保、医保、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连续17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统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彩票公益金等14.5亿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下达16.7亿元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超过50%。
财税各项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零基预算改革在上年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全覆盖”基础上,省级进一步“扩围”至229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同时所有设区市本级和57个县区实施改革试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评价范围拓展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首次对设区市政府财政运行进行综合绩效评价;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省市县三级全面上线,实现预算项目全周期管理和全链条追踪;落实“过紧日子”各项硬举措,健全支出压减机制,收回结余结转资金形成常态。
出台实施公共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救援、国防等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赋予设区市更大预算管理权限的同时,压实其对所辖县市的财政监督、绩效管理、倾斜支持等责任;制定《省对县市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等政策文件,首次设立省对设区市本级均衡性转移支付,建立财政高质量考核体系;全面完成省以下法院检察院财物设区市统一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