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法核定征收条款(7分钟前更新)
作者:佟福利 发布时间:2022-10-14 10:50:37 点赞:次
之前影视行业曝光的逃税事件让很多人对“核定征收”产生了疑问:“核定征收”是否违反现行的税收政策?如果违反政策法规,为什么全国那么多地区还在普遍实行“核定征收”政策?
其实,核定征收政策并不违法哦。接下来,真聘君就给大家说说“核定征收”那些事儿~

核定征收税款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存在的初衷是为了能正确核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了加强征收管理工作,而并非一种获取发票的低成本手段。

税收征收管理法对于核定征收的征管方式有专门的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三)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根据上述政策法规,可以总结为:
是否适用于“核定征收”政策,首先要看纳税人是否“建立账簿”;其次如果建立账簿,账簿设置是否规范,是否能准确反映收入、成本、利润的情况;如果不能准确反映,则适用于“核定征收”方式。

纳税人对于「核定征收」政策的正确使用,需要具备以下方面:
1.业务真实性业务真实性的判断可以通过协议条款、协议外的相关约定、工作成果的递交情况、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判断——首先要确保业务真实存在,其次要确保收入性质是否属于核定征收的范围内。
2. 税法适用性判断经营主体是否符合税收法规下的核定征收的若干情形——如无需建账或者账务无法反应真实的经营情况,在非法定情形下,纳税人还是应当按照实际利润情况进行纳税申报。

发票系统全国联网、不断升级,税收征管力度日益加强,税务总局对核定利润水平的合理性和虚开发票问题愈加关注。
企业尤应加强对税法的理解,增强提高对合规、不合规的税务处理的辨识能力。

在非法定的场景下使用核定征收实质上是对税法的滥用,后果将非常严重!
随着“金税三期”和“五证合一”的全面实施,传统的人力资源业务所具有的过程不透明、服务不稳定,除无法随着企业的成长,在不同阶段为企业提供不同咨询、审计、解决的能力之外,还将面临上市合规审计的挑战。

真聘ZhenHR 针对企业的需求,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的风险之源——合规管理的顶层设计,通过先进的大数据与AI技术,科学结合初创型/成长型企业的特性,有效的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审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全链条综合咨询、审计以及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合规管理“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