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核定征收企业收入税(今日/分析)
作者:李广富 发布时间:2022-10-16 21:31:40 点赞:次
1800多户企业被立案检查!
448户企业被查实罚款!
2022年最严税务稽查来了!
这是小知最近看到的最新消息:仅仅一个多月,就有1800多家企业被立案检查


有不少朋友问小知,为什么今年的稽查力度这么大?今年确实是监管最严的一年,主要是金税四期上线后,在大数据的监管下,税务方面很多魑魅魍魉都无所遁形,纷纷被曝光。
那么2022年税局是怎样查企业的?
1、账簿、凭证和报表
账簿、凭证和报表基本上是税务机关第一要查的对象,账簿和报表作为最直接反映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重要凭证,第一时间就会被封存。几乎所有被稽查的企业都会存在一些财务问题,如三流不一致、凭证不合规等。
2、生产经营场所、库存等
如果是一个贸易或者生产型企业,税务机关一定会直接在生产经营场所查看生产状况,在库房查看存货信息,甚至是通过了解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从而来了解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数据,进而确定企业的收支、成本等,最终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3、直接询问当事人
直接询问当事人是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税务违规行为的常见方式。通过询问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了解财务流程是否规范;通过和负责生产、销售、库管等业务的负责人交流,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数据。
4、查找商品、货物、生产资料
通过去追踪商品和货物的销量、销售通路、存货数量以及企业开展业务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税务机关不仅能清楚地知道企业所有运营及销售数据,通过数据比对,能够找到企业偷税漏税金额。更有可能通过对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比对,找到关联企业的问题。
5、银行流水、存款
税务稽查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申请冻结企业银行账号以及法人私人账号,通过银行数据去了解企业全部现金流向以及法人卡的现金流向。
一旦掌握了企业日常现金流向以及法人的资金走向,税务机关就能直观的知道企业最真实的生产经营数据和偷税漏税的违法金额。

企业纳税申报的20个误区!
误区1:营改增误区
误区2:办公用品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误区3:个人股权平价或无偿转让就不要交个人所得税!
误区4: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
误区5:固定资产是“2000元”以上的标准。
误区6:开票才“缴税”。
误区7:工资薪金发现就缴个税。
误区8:只有高新技术企业才可以享受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
误区9:营业外支出都要纳税调整。
误区10:2万元的免税政策不免城建税及教育附加。

误区11:有发票才能税前扣除。
误区12:营改增后应税服务与货物劳务进项不能混着抵扣。
误区13: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不能税前扣除。
误区14:发放给员工的采暖费补贴没有税前扣除。
误区15:代扣代缴个税没有手续费。
误区16: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额是全额收入。
误区17:消费积分兑换礼品或抽奖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误区18:亏损企业不可以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
误区19:企业展厅领用的产品在企业所得税上视同销售。
误区20:所有的合同都要贴印花税

有任何税务疑问、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可在评论区讨论或问我哦!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评论、分享、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 声明:
1、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由“投知界税税念”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