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节税筹划方案(今日/商讯)
作者:李冠孜 发布时间:2022-10-22 02:09:38 点赞:次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法规定提供的所有优惠条件,在规定各种可选纳税计划中,可以减轻税收负担,享受最大的税收利益。
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纳税人应当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提前规划和安排经营、投资、财务管理等活动。一般来说,纳税人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差异来规划税收,最大化自身利益是合法的:因为这不仅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取向和意图,而且也满足了纳税人市场竞争的需要。

那么税收筹划的主要路径是什么呢?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分为不同行业的总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大税收优惠政策(徐132-7256-2139):
增值税享受30%-60%的财政支持奖励;
企业所得税享受30%-60%的财政支持奖励;
个人独资企业可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后综合税负约5%。
节税比例高达80%。
此外,对从事国家规定的产业和项目提供了许多优惠措施。例如,从事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风险投资企业,可以按一定比例扣除应纳所得税;从事合格环保、节能节水项目的收入,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减征企业所得税15%。因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产业优惠政策实现税收筹划。

二、筹资环节的税务筹划
融资环节的税收因素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还会影响融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统一,在资本结构的构成中,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统一,存在双重征税问题。根据税法规定,通过发行股票、保留利润自我积累筹集资金,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股息支付不能作为企业费用,只能分配给企业税后利润,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筹集资金,属于企业负债。负债的利息支出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

三、利润分配中的税收筹划
利润分配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企业股东在取得现金股利时,必须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取得股利则无需缴纳。一般情况下,股东往往要求企业不发现金股利避税。因此,企业需要从发展前景和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少支付现金股利,多支付股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