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本月/分析)
作者:朴炳民 发布时间:2022-10-24 19:03:28 点赞:次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纳税筹划应包括三个内容:
1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的节税筹划;
2采用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
3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的税收转嫁筹划。


节税、避税、偷税、逃税、骗税、漏税、抗税
01
节税
节税一般是指节减税收,是纳税筹划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采用合法手段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采用优惠条款,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合法经济行为。通常是指在多种经济活动方式中选择税负最轻或税收优惠最多的而为之,以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
02
避税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特例或其他不足之处,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
03
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等方式,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逃税与其概念基本相同。
04
逃税
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有以下特征:纳税人必须有欠缴税款的事实,即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同时,纳税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并且这一行为产生了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款的后果。这种行为与偷税不同。偷税是纳税人采取隐匿事实、伪造账目,隐瞒应该缴纳税款的数额;逃税是纳税人承认应纳税额,但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的手段,隐瞒缴纳税款的能力。
05
骗税
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06
漏税
而漏税,其大多是指纳税人因无意识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等原因,漏报应税项目等。
07
抗税
抗税是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所谓抗税,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该修正案对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偷税罪作了重大修改:
总之,税负转嫁、避税筹划、节税筹划都属于纳税人为减轻税负而进行的一种筹划,由于它不涉及法律责任,也不伤害国家利益,经常被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