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案例最新(近期/信息)
作者:曲小印 发布时间:2022-10-24 23:12:02 点赞:次
税收新政实施后,再这样发工资,容易被查!错误的避税案例就摆在眼前,各位企业负责人赶紧抽空认真学习一下!
工资一直是劳动者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打工族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薪资多少?税前还是税后?每个月几号发工资?但是有部分企业,经常故意拖欠员工工资,或者压着不发放。2019年新政策明确规定,延期或者故意拖延工资发放,属于违法行为。

各行各业,各个企业工资发放的方法很多,但是以下几种方式以后千万别再用了,真的会被抓罚款的。
通过个人账户发工资,违法!
一些公司不用对公账户发放工资,而是通过财务人员的私人账户发放薪资,以这种方式来规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而逃避责任。
武汉的赵女士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从事文案编辑工作,该公司每个月10号发放薪资,但是赵女士从来没有按时收到过自己的工资,而且,每次都是财务人员通过自己的私人账户把钱打到劳动者的账户上,后该公司被赵女士举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宣判:该电子商务公司被罚30万,并列入企业失信名单中,企业法人还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得不偿失。
还在虚列人员工资?
近几年,关于偷漏个税、工资造假的案例不绝于耳!因为国家对发票管的很严格,有的公司担心虚开发票风险太大,所以直接干脆虚列工资了。广州市的王先生,每个月只有8000元,但是每个月收到薪资后要找相对应的发票来抵扣,这种行为,算违法吗?

接下来小编列举一下常见虚列人员工资方法:
1、虚增工资薪金支出以达到增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目的。
2、虚列员工花名册的方式为收入较高的雇员分摊收入。
3、企业在扣缴时,虚造员工名册、假发工资的行为。
1、个人账户大额可疑交易银行税务共享信息
国办函[2017]84号这个重量级文件,明确了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税务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国务院银行业、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组成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工作组的工作思路。要求各部门发现异常,互相分享信息。之前税务掌握私人账户资金变动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变得越来越容易!
2、法人和公司账户频繁资金往来风险大!
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虽然有权查询个人和企业银行账户,但是程序和掌握的信息有限,执法力度往往打折扣。但从2018年开始,各地金融机构与税务、反洗钱机构合作势必加大,老板私人账户与公司对公户之间频繁的资金交易都将面临监控。
3、虚开发票路子彻底堵死!
为什么还和虚开发票有关系呢?因为目前主流虚开发票的方式往往是高开发票扣除手续费后流回公司老板私人账户。以后这些异常的资金交易被监管之后,虚开发票的资金流水落石出!虚开发票走到尽头!
4、公司偷税必然遭严查!
公司偷税的一贯伎俩往往也是公司收入频繁流入老板个人账户!税务和银行没有深度合作之前,似乎税务的稽查手段有限。但现在可以在税务局拿到银行的数据,就能大体发现企业偷税的链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