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去负债(实时/信息)
作者:胥爱云 发布时间:2022-12-21 19:08:12 点赞:次
什么叫递延所得税资产[chan]
如果按照死方法理解,就是资产的[de]会计核算价值比税法上核算的价值(计税基础)小,那么就应该将差额[e]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前者比后者[zhe]大,那么就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的[de]会计核算价值[zhi]比[bi]税法上核算的[de]价值小。不是减去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税款的增加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当期会计利润小于[yu]应税所[suo]得,未来[lai]可以获得[dei]抵减的所得税。那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就等于“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dei]税”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减[jian]去贷方发生额,其实也就当期递延[yan]所得[dei]税负债发生额减去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分类: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di]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fu]债)-(期末递[di]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zi]产)。注:不包括影响所有者权益、商誉等项目的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mo]余额[e]-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chan]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记入借[jie]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记入贷方。用年末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包括[kuo]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固定[ding]资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之和)*25%即为坏账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去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是什么
应予说明的是[shi],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chan]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ying]计入所[suo]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dei]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记入借方。递延所[suo]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记入贷方。
如何理解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di]延所得税费用
税法不认可的但是会计上计入当期利润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就定义为递延所得税费[fei]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以负数列示)(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chan]的差额),因此计入所[suo]得税费用的金额包括两部分。递延所得税=(期[qi]末递延所得[dei]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xian]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suo]得税负债与所得税费用有什么关系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所得税费用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suo]得[dei]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减去[qu]期初[chu]余额,计算本期递延所得税[shui]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正号为增加额,负号为减少额,综合考虑即为对所得税费用的[de]影响[xiang]。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e]=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zi]产期初[chu]余额[e]。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计入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计入贷方。
递[di]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到底是增加所得税还是减少所得税
递[di]延[yan]所得税负债是减少本期所得税纳税所得额。对于资产,账面[mian]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zhi]确认递延[yan]所得税资产。对于负债[zhai],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ke]抵[di]扣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企业在取得资产[chan]、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ji]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chai]异的,应当按照所得税[shui]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suan]所得税费用时为什么要加上递[di]延所得税
所[suo]得税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因此在应交所得税的里面,需要把递延所得税负债[zhai](当期费用)加进去,同时要把递延所得税资产(非当期费用)减下去。所以: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所谓[wei]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金额.所谓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wei]来[lai]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di]扣[kou]的金额。
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而[er]且不包括影响所有者权益、商誉等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要理解这个公式,做一下会计分录:确认当[dang]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是: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贷[dai]:递延[yan]所得税[shui]负债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