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独资 > 个人独资公司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去负债(实时/信息)

标签:

作者:胥爱云 发布时间:2022-12-21 19:08:12 点赞:


核心内容:什么叫递延所得税资产[chan]如果按照死方法理解,就是资产的[de]会计核算价值比税法上核算的价值(计税基础)小,那么就应该将差额[e]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前者比后者[zhe]大,那么就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的[de]会计核算...


什么叫递延所得税资产[chan]

如果按照死方法理解,就是资产的[de]会计核算价值比税法上核算的价值(计税基础)小,那么就应该将差额[e]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前者比后者[zhe]大,那么就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的[de]会计核算价值[zhi]比[bi]税法上核算的[de]价值小。不是减去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税款的增加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当期会计利润小于[yu]应税所[suo]得,未来[lai]可以获得[dei]抵减的所得税。那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就等于“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dei]税”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减[jian]去贷方发生额,其实也就当期递延[yan]所得[dei]税负债发生额减去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分类: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di]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fu]债)-(期末递[di]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zi]产)。注:不包括影响所有者权益、商誉等项目的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mo]余额[e]-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chan]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记入借[jie]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记入贷方。用年末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包括[kuo]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固定[ding]资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之和)*25%即为坏账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去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是什么

应予说明的是[shi],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chan]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ying]计入所[suo]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dei]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记入借方。递延所[suo]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记入贷方。

如何理解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di]延所得税费用

税法不认可的但是会计上计入当期利润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就定义为递延所得税费[fei]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以负数列示)(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chan]的差额),因此计入所[suo]得税费用的金额包括两部分。递延所得税=(期[qi]末递延所得[dei]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xian]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suo]得税负债与所得税费用有什么关系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所得税费用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suo]得[dei]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减去[qu]期初[chu]余额,计算本期递延所得税[shui]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正号为增加额,负号为减少额,综合考虑即为对所得税费用的[de]影响[xiang]。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e]=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zi]产期初[chu]余额[e]。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计入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计入贷方。

递[di]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到底是增加所得税还是减少所得税

递[di]延[yan]所得税负债是减少本期所得税纳税所得额。对于资产,账面[mian]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zhi]确认递延[yan]所得税资产。对于负债[zhai],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ke]抵[di]扣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企业在取得资产[chan]、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ji]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chai]异的,应当按照所得税[shui]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suan]所得税费用时为什么要加上递[di]延所得税

所[suo]得税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因此在应交所得税的里面,需要把递延所得税负债[zhai](当期费用)加进去,同时要把递延所得税资产(非当期费用)减下去。所以: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所谓[wei]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金额.所谓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wei]来[lai]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di]扣[kou]的金额。

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而[er]且不包括影响所有者权益、商誉等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要理解这个公式,做一下会计分录:确认当[dang]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是: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贷[dai]:递延[yan]所得税[shui]负债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

推荐阅读

    1.注册公司代理价格(微信工作号注册公司)

    注册公司代理价格(微信工作号注册公司)1.如可以建立领导、同事的评价模块,审计成果的展示模块等,为审计人员进入一个新团队时,团队领导及时做出判断、选择提供快速、武夷山代办公司注册有效的信息依据。2.二是要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

    2021-11-16<作者: 王天乐>

    2.帮助企业合理避税的行业(9分钟前更新)

    企税家专注于税务筹划,您的个人节税专家,合规合法节税!服务企业一般不缺成本发票。毕竟服务企业都会提供相应的发票,所以服务企业的主要成本问题是利润虚高。2000年,服务业竞争压力大,内部硬件措施也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外部有竞争...

    2022-10-21<作者: 陈工力>

    3.什么公司是核定征收人员(实时/研读)

    01补税5247万!利用霍尔果斯税收洼地转移收入及利润被查据深税稽处〔2020〕242号文显示,深圳某广告公司将收入以及利润转移至霍尔果斯XXX公司,实现享受税收优惠的目的被税务稽查,最终被税务追缴2015年至2017年企业所得税合计52,470,1...

    2022-10-16<作者: 刘振芳>

    4.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案例(近期/解释)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有一定的特殊性,与生产型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确认上与普通生产型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正是因为这样,建筑施工企业的涉税风险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篇文章整理出建筑施工企业五大涉税风险...

    2022-10-21<作者: 沈联合>

    5.个体核定征收的计算方法是(7分钟前更新)

    彬哥税筹系列(五)昨天上午,彬哥办公室来了一位客人,是胜利公司财务部赵总监,专门过来跟彬哥探讨涉税事项,就是关于自然人向企业提供借款,获得资金收益如何做税筹。事情是这样,彬哥有位朋友叫黄胜利,是当地小...

    2022-10-15<作者: 张秋利>

相关文章

    1.两个公司合理避税吗(近期/分析)

    老板到底需要与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员工,分享些什么,才能致使他们愿意分担其责任?以下,Enjoy:作者:张伟俊丛龙峰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摘编自《自我觉察》,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企业家的“球童”“陪练”,我的一个重要...

    2022-10-25<作者: 郑松辉>

    2.企业所得税筹划思路分析方法(本月/解读)

    当一家公司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时,可以怎样筹划?税负减半?受Y情的冲击,全国企业影响明显,经济出现负增长。加之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政策,这些都成为批发零售业发展的源动力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批发零售业抓住了机遇,取得...

    2022-10-25<作者: 陈朝旭>

    3.江苏个体户核定税率和征收率(本月/研读)

    对于很多制造业来说,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但对于企业来说,销售部门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销售收入的确认与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密切相关。在企业经营的实际过程中,有些企业作为制造商再次向...

    2022-10-21<作者: 崔笑铜>

    4.企业为什么要避税给员工(近期/理解)

    合法避税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减少税务上的支出,合理避税并不是逃税漏税,它是一种正常合法的活动,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企业为员工提供哪些合理避税增值税...

    2022-10-25<作者: 钟德川>

    5.哈尔滨机场有免税店吗(哈尔滨中服免税店)CHB

    据统计,现阶段在中国合理布局市区免税店的公司关键有中免、中侨免及其中服免税。中免和中侨免同为“中免系”,市区免税店关键面对海外人员市场销售,中服免税是我国唯一一家面对中国人的市区免税营运商。依据有关要求,达到16岁的公民...

    2022-05-15<作者: 吴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