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付现成本计算公(当日/研读)
作者:芦玉俊 发布时间:2023-03-25 09:08:48 点赞:次
税后付现成本计算公式
在企业的经营中,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或经营产品所需要的费用总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盈利情况。而税后付现成本则是指在支付完税款和应付账款之后,还需要支付的成本。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计算税后付现成本。
1.计算税前成本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税前成本。税前成本是指在缴纳税款之前所需支付的所有费用总和。例如,在生产一件商品时需要用到原材料、人工、水电费等,这些都属于税前成本范畴。
如果我们以制造一件T恤为例,那么该产品的税前成本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原材料费:50元
- 人工费:30元
- 水电费:10元
- 其他费用(如租金、折旧等):20元
因此,该产品的税前成本为110元。
2.计算应纳税额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应该缴纳多少税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销售商品时需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各种税款。
以增值税为例,假设该T恤按照出厂价100元销售,则增值率为10%。那么增值部分即为10元(100元*10%)。因此,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元(10元*最新标准),这个数额就是应纳税额度。
3.计算实际付现金额度
在计算实际付现金额度时,我们需要将应纳税额度和应付账款相加,并从总金额中扣除已收到的预付款项。
以该T恤销售为例,如果客户使用月结方式向企业购买了100件该商品,则总金额为11000元(110*100)。如果客户选择7天内结清账款并且没有预付款,则实际付现金额度为10909元(11000-1-90)。其中90元是由于7天内结清账款可享受9折优惠而产生的折扣。
4.计算税后付现成本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出该T恤的税后付现成本:
税-inclusivecost=(税-exclusivecost+税payable–prepaidamount)/quantitysold
- 税-inclusivecost:每件商品的含税价格;
- 税-exclusivecost:每件商品不含税价格;
- 税payable:应纳税额;
- Prepaidamount:预收费用;
- Soldquantity:销售数量。
以刚才提到的T恤销售为例进行演示:
(110+1-90)/100=0.21
因此,在销售每一件T恤时需要收取21%的含税价格作为其真正意义上的“价格”。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和运算公式可以得出,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支出项目,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处理好各种涉及到财务方面问题,并且通过合理运用各种财务手段来精准掌握公司盈利情况,并最终达到公司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