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负债纳税调整(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吗)
作者:张息清 发布时间:2022-03-27 20:04:32 点赞:次
1.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投资性房地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帐面价值=0税法规定,不超过销售收入的15%准予扣除。
2.税法中对于合理的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税法中如果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
3.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1括号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市场报价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本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编制,合并时合并范围内的所有重大内部交易和往来业已抵销。年末预付账款中不含持有雅化股份5%(含5%)以上表决权股份股东单位的欠款。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结果是现在少交了税,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形成一项负债。
5.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预计到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6.本集团在估计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同类货物的预计售价减去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
7.如果管理层对应用于现金流量折现的税前折现率进行重新修订,修订后的税前折现率高于目前采用的折现率,本集团需对固定资产增加计提减值准备。

一、预计负债纳税调整(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吗),怎么样才能确立
1.当以往的估计发生重大变化时,则相应调整未来期间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
2.税法:X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会计处理上,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处理相同。商誉减值准备的会计估计本集团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3.重大影响的确定依据主要为本集团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含)以上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如果有明确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则不能形成重大影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例如2019年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00万,期末公允价值上升,账面价值变为120万,次年1月公司处置该项金融资产,价格为120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形成资产的,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4.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2012年度上述公司财务报表暂按仍可享受该优惠政策进行计算。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将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发生的支出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确认预计负债。

二、预计负债纳税调整(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吗),怎样才能辨析
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适用的税率是未来的税率,2019年末,该负债账面价值80万(因公允价值变动,减少了20万),税法不承认公允价值变动,计税基础还是100万,形成了20万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人民币金额。
2.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本集团按规定程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的科目不一定是计入当期损益,也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需要按情况区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3.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除上述通过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投资成本;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投资成本。本集团在合并日或购买日确认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合并日或购买日为实际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