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分析表(税负测算表)
作者:陈裕 发布时间:2022-03-29 04:54:37 点赞:次
1.第10列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应扣除金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根据各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填写。申报表填写(为便于讲解,以下单位为万元,小数点保留1位,实际填表时请按规定填写。
2.例一纳税人只发生一种应税行为,例如室内装饰公司发生的装饰服务。由于营改增平移原来营业税差额征税额政策,一般情况第九列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发生额等于第四列增值税扣除项目实际金额。
3.第14列营业税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计算出的对应项目的营业税应纳税额。
4.第3列价税合计: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的价税合计数。其他行次根据纳税人实际发生业务分项目填写。项目及栏次中同一税率或征收率有不同的应税行为的,比如上述例例就要每项应税项目分别填写其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等增值税部分内容。
5.第二种情况是按简易计税方法,直接把第六列的销项(应纳)税额对应数字填入第七列增值税应纳税额(测算)。第12列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期末余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期末结存的金额。
6.如住宿服务和广告服务的增值税税率均为6%,在《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中要分行次填写。本列各行次=第1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7.银行同期发生的农户贷款、其他贷款,则《测算明细表》中应填报两行050100贷款服务,分别反映原营业税3%税率和5%税率的数据。

一、税负分析表(税负测算表),如何开始区分
1.第2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根据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简易征收)。填写对象:从事建筑、房地产、金融保险或生活服务等经营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应扣除的金额。第1列不含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含即征即退项目),包括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纳税人所填项目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本列应填写差额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3.第9列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发生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本期取得的准予差额扣除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金额。第5列含税销售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差额扣除后的含税销售额。
4.该企业2016年5月又收到预收款5250万元。报表背景文件依据:《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部分试点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调整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30号)主要目的:了解营改增前后四大行业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变化及产生的影响。
5.例四纳税人同期发生相同应税行为,在原营业税政策下适用不同营业税税率的,确定其对应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营业税税率。
6.《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本表中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一般纳税人)》主表。本列各行次=第13列对应各行次*对应行次营业税税率。

二、税负分析表(税负测算表),怎么能研究
1.后期网报系统升级后将恢复正常。第8列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期初余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上期期末结存的金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
2.营业税税率:根据各项目在原营业税税制下适用的原营业税税率填写。特别提醒:首期纳税申报,由于网报系统无自动校验功能,可能导致测算表第7列增值税应纳税额(测算)一栏不能自动带出,请纳税人尽量到税务机关前台办理。
3.策不包含地方出台的政策,只是全国范围同行的差额征税政策。应税项目不涉及差额征税额的,第13列应税营业税等于第三列增值税价税合计,然后根据营业税税率算出营业税应纳税额。
4.由于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基本延续了原营业税下的政策,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是一致的。
5.第4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当期实际差额扣除的金额。
6.2016年6月共开具了增值税普通发票10500万元(含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未开票预收款5250万元,和2016年5月收到的5250万元),办理房产产权转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