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风险(税务风险)
作者:贝史伟 发布时间:2022-03-29 06:09:42 点赞:次
1.税收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所有行业企业所得税申报缴税计税依据罚没支出、赞助支出等不应税前扣除而进行了扣除。
2.2019年修订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则首次引入了反避税条款。所有行业房产税申报缴税计税依据纳税人取得以房屋为载体。如果规划得当,信托下设的境外控股公司不一定会被认定为《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受控外国企业,从而可以递延留存在离岸公司中的利润被视同分配的现时纳税义务。
3.我们建议高收入个人需要全面地对自己在一个年度内取得的各类所得在次年的申报期内进行检查与核实,如实进行申报。我们建议通过第三方机构税务健康检查、高收入个人或其控制的独资合伙企业自查等方式,及时发现、消除潜在税务风险。所有行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缴纳征税对象残疾人就业保险金应申报未申报。
4.如果站在企业角度看纳税风险和税务风险,那纳税风险就是企业纳税前税种认定与实际经营是否一致,税务登记与企业实际,税务备案与税务优惠选择等风险,纳税缴纳等风险,纳税后存在的风险,则是事后纳税档案管理,相关事项准备等风险。对于存在真实交易、商业模式合理的情形,选择采取个人独资企业的组织形态进行生产经营,并依法按照生产经营所得进行申报纳税,原则上可以认为是合乎税法规定。

一、纳税风险(税务风险),如何开始定义
1.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价款未按规定计入房产原值申报缴纳房产税。
2.房地产业土地增值税申报缴税征税对象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时,对未办理土地使用权证而转让土地的情况,未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所有行业契税申报缴税计税依据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市政建设配套费等未纳入计算缴纳契税。房地产业土地增值税申报缴税征税对象达到应清算或可清算条件未进行清算。
3.所有行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登记减免核准申请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优惠的,没有按规定办理减免税核准手续,自行少计算缴纳税款的。出口企业出口退(免)税申报退税出口收汇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免)税后,在次年申报期截止之日前仍未收汇。转变收入性质逃避纳税这种行为在最近查处的带货主播偷税案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4.所有行业增值税申报缴税计税依据实际发生的经营额、所得额(包括开具发票销售额、未开具发票销售额之和)超过定额未主动办理申报纳税。关联交易或者重大交易的税务处理不恰当。
5.面临补税、罚款、声誉损害及刑罚处罚等风险。所有行业增值税申报缴税计税方法既有适用简易计税的业务,有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业务未分开核算,计税方法混淆不清。

二、纳税风险(税务风险),要怎样认知
1.盲目的税务筹划给企业带来风险。所有行业增值税申报缴税计税依据《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分次预缴税款栏次填报数据大于实际预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次填报数据与实际不符。相关筹划只要存在合理的商业逻辑,具有交易上的客观真实性,税务机关原则上也不会一刀切地将其作为偷逃税行为来处理。
2.事后关注合法权益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记录有异议时,可向税务部门提出申请,税务部门将及时回复并反馈结果。险易发行业增值税申报缴税税率税额存在混合销售或兼营业务,未进行有效区分或人为将混合销售作为兼营。避免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要加强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从经营源头做出科学决策;财务角色转换要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3.需要提示的是,对于2021年12月30日41号公告实施前独资合伙企业已持有权益性投资的,应当在2022年1月30日前向税务机关报送持有权益性投资的情况。
4.生产型出口企业企业所得税申报缴税计税依据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支出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支付对象、规定范围、确认原则和列支限额等,未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已计提未实际发生,或者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超过列支限额未作纳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