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督察自查报告(督查自查报告)
作者:丁国兴 发布时间:2022-03-29 08:28:14 点赞:次
1.在社区减负增效回头看过程中,市民政局与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文明办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对全市247个社区准入事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再梳理,共通报社区负担非准入事项76项,主要分为3类,其中:考核创评类30项,开具证明类29项,行政工作类17项,涉及21家行政事业单位,全县有38个单位共发布权责清单7463项,其中依申请六类共940项,包括行政许可356项、行政给付54项、行政确认133项、行政奖励71项、行政裁决13项和其他行政权力313项;依职权四类共6523项,包括行政处罚5143项、行政强制354项、行政征收304项和行政检查722项。
2.严格按照执法全过程记录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执法全过程记录完整,执法文书规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执法机构先后走访企业100余家,座谈访谈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经过梳理汇总,最终明确了我市交通运输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2项。定期开展社区减负增效督查行动,市民政局及时与市委督查室进行协调,对事项准入情况进行定期督查,找准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反弹原因,抓住突出问题,通过召开工作协调会和通报会、下发督查通报、在媒体上公开督查结果等方式,及时通报清理工作进展情况,对不按清单要求执行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在县、工业集中区、乡镇三级政务大厅共设置13个办不成事窗口,成功受理办不成事120余件。

一、执法督察自查报告(督查自查报告),如何做梳理
1.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做到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为有序推动工作,建立健全与全面依法治县组织架构相配套的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工作保障机制。加大对相关领域涉企收费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和制止各类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违规行为。
2.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行动,通过明查加暗访,录制剪辑暗访视频,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播放,收集企业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在下发通报及交办函,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敢于动真碰硬。
3.每年根据领导职务变动情况,及时成立调整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局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推进工作计划表,把责任分解到局各股(室)、所,并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责任落实、资金保障、制度建设、实施措施、普法宣传、检查考核等六个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确保了依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和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职能部门52个,进驻事项2012项;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31家,目前已下放153项服务事项,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县工业集中区已下放91项行政权力事项。
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市、县区安监部门均制定了安全生产执法计划,明确每月执法企业名单,合理划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日常安全监管执法范围。

二、执法督察自查报告(督查自查报告),怎样去举例
1.确定还有40项事项是属于要清理事项,涉及行政事业单位16家,为清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推出六免费举措,即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刻章、免费邮政快递、免费复印、免费充电、免费上网、免费饮用水服务,备受群众点赞。极做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工作。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捐赠收入的管理,严禁以各种方式强制企业赞助捐赠。
3.制定了《石嘴山市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对4家严重失信企业在网站和报纸上进行曝光,扣除相应的诚信分值,纳入黑名单管理。
4.已引进网络货运企业5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根据国家、省、市税收政策发布最新动态及时进行网站宣传更新,公开年度预决算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5.认真开展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证照清理工作,保留办理证照10类(不包括批复),按照证照清理目标,对可以通过部门内部调查获取的12项材料,不再要求企业提交,进一步减少申请材料,为企业松绑减负。因为财政困难,依法治县工作预算没有相应增加经费来推动,难以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相关职能、机构、人员编制、执法衔接等事项尚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年内共接到自治区转办的举报4项,均完成了调查和答复。
6.由局办公室专人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组织开展了县、乡镇二级政务服务中心三集中三到位专项整治工作,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落实三项制度的各项保障措施和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