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管理办法(如何加强研发费用管理)
作者:汪攀攀 发布时间:2022-03-29 13:26:43 点赞:次
1.研发技术人员通过对财务核算过程的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提高研发费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达到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目的。
2.点击查看答案第7题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符合税法规定且选择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时,就税前扣除的折旧部分计算加计扣除。
3.为了贯彻落实这项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筹措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随着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应支出日趋复杂,财工字[1996]41号文列举的技术开发费项目较为原则,且与企业的成本(费用)构成要素衔接不够,企业内部的研发项目分为研发阶段和开发阶段。这条规定并没有明确研发费用的具体构成,使得研发费用的具体管理策略无法实施。
4.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企业研发机构发生的各项开支纳入研发费用管理,承担生产任务的,要合理划分研发与生产费用。
5.我们瓦轴集团轴承装备公司的财务人员,由于全面地掌握了公司的研发活动,科学合理的核算研发费用,为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财务资料,使我们公司于2010年10月成功地申请了高新技术企业。
6.集团公司集中使用的研发费用总额,原则上不超过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年营业收入的2%。
7.财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研发活动的总体预算和进展情况,合理地安排使用资金。

一、研发费用管理办法(如何加强研发费用管理),如何阐明
1.对房屋建筑的折旧费、研发人员公积金,前者允许列入研发费用,而后者却不能加计扣除。
2.委托个人研发的,应凭个人出具的发票等合法有效凭证在税前加计扣除。为了加强事中控制,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研发准备金使用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以及追踪反馈制度。
3.要想及时化解经费的高投入与产出不确定性的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搞好研发费用的管理和监督,力求使每一项研发活动都实行目标化管理,根据研发项目的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分析,对研发费用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制定相应的有效管理监督措施。意见第五条要求,集团公司应当在年度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
4.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5.资本化支出的界定是以企业是否获取研发项目证书或生产许可批文作为判断的标准。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合理地设置研发费用支出范围,建立研发费用明细账为了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归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应结合高新企业的自身情况,合理地设置研发费用的支出范围和会计科目。在研发技术人员的密切协助下,使财务人员对研发费用是否满足高新企业关于研发的界定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当前的费用是属于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等问题做到胸中有数。

二、研发费用管理办法(如何加强研发费用管理),如何做总述
1.本意见所称企业研发机构,指按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3号)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建的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他形式的研发机构,以及企业内部设置的、经当地市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认定的研发中心、研究院所。上述政策充分说明,财务人员必须对研发费用实行精细化核算管理。
2.从具体条文看,后者界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口径小于前者归集的研究开发费用口径。
3.实际进行会计核算时,集团成员企业交纳的研发费用从当期管理费用列支。
4.企业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后,在境内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诉讼费、代理费、打假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从管理费用据实列支,不应纳入研发费用。针对这种情况,意见提出了研发费用这一概念。
5.由于科研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分工不同,财务人员有必要同研发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强调了企业集团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的原则意见指出,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单个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研发项目,或者研发力量集中在集团公司、由其统筹管理集团研发活动的,集团公司可以在所属全资及控股企业范围内集中使用研发费用。
6.1992年的《企业财务通则》仅规定技术开发费作为管理费用的组成项目。
7.界定了企业研发人员的队伍构成,规定了研发费用的管理和处理方法意见规定,本意见所称企业研发人员,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在职和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其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