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纳税的认识(对纳税人的认识正确的是)
作者:吉昊 发布时间:2022-03-31 02:10:23 点赞:次
1.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税收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
2.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依法纳税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范围和税率,在文章段落的第三部分中重点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的预缴、汇算清缴以及纳税申报,并进行了举例说明。
3.树立纳税服务的新理念良好的税收服务对于构建优良的纳税环境和征纳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这并不意味纳税人在税收的相应关系中只是处于义务者的角色,处于被动地位。
4.依法诚信纳税是衡量企业诚信与否的试金石,企业的纳税形象,不仅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更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德国税收通则》第89条规定,当事人显然因疏忽或不知,未作成声明之提出,或所提出声明及送达之申请不正确时,征税机关应促使作成提出、送达或更正;征税机关于必要时,应告知当事人在税收程序中所享有的权利及应负担的义务。因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中还要预留基于秩序社会争正义的社会政策原则和经济调控原理发挥作用的空间,这正与国家主权原则相一致,体现国家似的整体性。
5.由于国家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义务本位的观念仍在税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国税函[2003]42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25%的。在给定的条件或前提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税收程序而产生的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6.税收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收入来源,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一、依法纳税的认识(对纳税人的认识正确的是),如何做阐释
1.从国家视角看,纳税人权利就是国民权利在税收方面的体现。寻求纳税人权利存在的依据,国家与国民的关系问题应是一个首要的并能有收获的途径。
2.这就要求征税机关要加强税法宣传,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专业的纳税服务。
3.国际上都对纳税人的知情权做了规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运用税收筹集财政收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国税发[2000]16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5.第三个层级是企业用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层面的责任,在这一层级上企业将自身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密切整合到企业运营活动中。任意的、反复无常的。
6.确保纳税人的知情权要改变税务人员的执法观念,改变以往的管理者观念为服务观念,视纳税人我服务对象为上帝而不是被管理者。良好的企业运营为依法纳税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税源保障。由于征纳情况的复杂性,征税活动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量能课税原则在税法上得以适用。
7.通过引入执法监察员、强化内部检查等方式,把税收执法检查作为税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纳入税收管理的全过程,使征、管、查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监督,从机制、体制上切实消除执法环节的不公平,促进企业依法纳税。

二、依法纳税的认识(对纳税人的认识正确的是),如何成功阐明
1.税收价格属性的揭示使得税收双方具有平等地位成为必然的逻辑结论,纳税人承担义务时享有权利也成为必然。
2.公共选择理论运用在税收领域将国家的税收决策和个人、社会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国家通过税收取得财政收入,通过国家预算安排,有计划的用于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巩固国防和国家政权依法诚信纳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将税收似为公共物品的对价似乎与税收负担的能力原则不相一致,其实两者并不矛盾税收价格理论及公共物品选择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税收征纳关系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根本平等性说明税收双方的权利义务同在。
3.二)、公共产品理论与纳税人权利自萨缪尔森明确提出公共产品概念以来,公共产品理论成了解释税收存在必要性的重要理论。要针对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比如对诚信纳税而言,在要求纳税人诚信纳税的,税务机关必须做到诚信征税,即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将目光定位在短期的税收收入上面,而应该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纳税人享有被告知的权利。
4.我国对税收法定主义应予以明确。国家只是公民财产的托管人,国民将自己的部分财产交给国家并表示无偿的赠于,国民仍然是财产的所以者,当然享有财产使用的监督权,纳税人享有监督权不有其理论依据而且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