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作者:郝永俊 发布时间:2022-03-31 04:17:41 点赞:次
1.以上就是关于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区别的全部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已知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下列甲公司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中,其中: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收入额固定减除8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
3.纳税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与成本、费用核算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对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造成影响。
4.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举办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的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在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3年。
5.应纳所得税额,就是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于适用税率。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是指个体工商业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直接材料和发生的商品进价成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差旅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支付给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工资。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办工厂、农场自身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

一、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要怎么概述
1.采用两种以上方法测算的应纳税额不一致时,可按测算的应纳税额从高核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二年。
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企业所得税的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纳税依据。体工商业户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销售服务费,以及其他费用。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享受税收优惠的校办企业,必须是学校出资自办的。
3.核定征收的办法分为定率(核定应税所得率)和定额(核定应纳所得税额)两种方法。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计算甲公司当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的,暂免征收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采用上述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的,可以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4.乡镇企业可按应缴税款减征10%,用于补助社会性开支的费用。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所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往往是不同的。

二、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怎么去读懂
1.生机站、气象站,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城镇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开展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
2.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所得,以及企业利用该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为处理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兴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
3.下列企业不得享受对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将原有的纳税企业转为校办企业;学校在原校办企业的基础上吸收外单位投资举办的联营企业;学校向外单位投资举办的联营企业;学校与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联合创办的企业;学校将校办企业转租给外单位经营的企业;学校将校办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的范围仅限于教育部门所办的普教性学校,不包括电大夜大、业大等各类成人学校,企业举办的职工学校和私人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