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定义(税收筹划定义的概念)
作者:谭文应 发布时间:2022-03-31 18:44:35 点赞:次
1.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税收筹划的外在表现就是缴税最晚、缴税最少。
2.税收屏蔽:利用可以导致在特定环境或特定条件下,能够实现少纳税款的复杂的国内或国际立法,通过事先的巧妙安排,而实现整体税负降低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目的性表示纳税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3.所谓税收利益最大化,包括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内涵,而不仅仅是指的税负最轻。以上几种关于税收筹划的表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税收筹划的本质,各有侧重之点,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出口、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行了大量区域性及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增值税或销售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
4.我们应该明白两点含意:避税不同于偷税,前者手段是合法的,后者是非法的;避税似乎有悖于道德上的要求,比如利用税法漏洞,钻税收空子等等。避税:指纳税人以合法手段减少应纳税额,通常含有贬义。

一、税收筹划定义(税收筹划定义的概念),怎么能确立
1.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只有在税收法规批准的范围内进行,必需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这种状态的实现,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规模扩大。
2.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中是这样定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3.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企业安全生产和财务活动的关键构成,具备以下特点。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对税收筹划概念的定义,目前尚难以从词典和教科书中找出很权威或者很全面的解释,我们可以从专家学者们的论述中加以概括。
4.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围绕资金运动而展开的。这正是按纳税人经营活动进行纳税筹划的客观必然性。另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作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

二、税收筹划定义(税收筹划定义的概念),如何陈述
1.李利芳领工资后于2002年8月1日交房租1500元,实际用于日常消费金额为2300元。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
2.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
3.低税负意味着较低的税收成本,较低的税收成本意味着高的资本回收率;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这不是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收的欠税行为。
4.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事先作出筹划的可能性。违反税收法规的规定,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
5.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收已经确定而去偷逃税或欠税,都不能认为是税收筹划。这就为事先按税收优惠政策,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
6.这有两层意思:选择低税负。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除了必须考虑能否获得较轻负税之外,还必须考虑能否承担最少的涉税风险,这就使得税收筹划具备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