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会计科目(商誉的会计处理)
作者:王再荣 发布时间:2022-04-01 04:28:21 点赞:次
1.永久保留法认为,商誉是同企业相始终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2.在新准则体系下,只有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才涉及商誉的会计处理,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时确认商誉又稍有不同。结合第2号准则的要求,在确认商誉的还应对按合并成本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相应的调整。
3.商誉是与企业整体价值联系在一起的,无形资产的定义要求无形资产是可辨认的,以便和商誉清楚的区分开。按照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首先应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对企业外购商誉即合并商誉加以确认入账,自行创造的商誉不予入账。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外购商誉的价值。誉属于自创的无形资产,其开发成本很难从帐薄中完整地反映出来。

一、商誉会计科目(商誉的会计处理),如何快速阐释
1.我国就商誉的初始确认及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差额式的间接计量。我国新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应按企业合并准则确定的商誉价值,贷记有关科目。
2.商誉一般出现在企业合并这种经济行为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分页:123商誉是在未来能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价值,属于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按照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首先应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3.其评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则说明自创商誉价值增加,借记无形资产―――自创商誉,贷记资本公积―――自创商誉;控股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体现在购买日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吸收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则作为购买方账簿和个别报表中的资产列示。
4.直接冲销法承认外购商誉是客观存在的,不赞成在财务报表上单独将其反映为商誉,而是主张与合并报表中的资本公积对冲。

二、商誉会计科目(商誉的会计处理),如何简谈
1.朱文在商誉的减值核算中,例3的会计分录"贷:商誉"的科目运用不够准确。在旧会计准则中,商誉是归入无形资产的,商誉的处理方法与其他无形资产一致,自创商誉不算。根据会计持续经营的假设,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可能随企业的发展及时间的推移非没有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
2.自创商誉的记账方法由于自创商誉反映的是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应将其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入账,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而且它的功用与其开发成本之间的关系也很不确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商誉是计量了未入帐资产的结果。
3.而要求能够从企业中分炉火划分出来是确认无形资产的重要标准。如图商誉一般出现在企业合并这种经济行为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现在的商誉好像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科目了。对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准则规定采用权益集合法,相关资产和负债按照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合并溢价只能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并不确认商誉。
4.国际会计准则22号《企业合并会计》列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直接冲销法、分期摊销法和永久保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