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第七次草案(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订)
作者:金瑞兰 发布时间:2022-04-01 06:56:56 点赞:次
1.由于草案首次引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概念,一些财经网站发文担忧开发商、房主会将税负转移给购房、租房者,从而引发房价的上涨。在媒体发布个税起征点将上调至5000元增加教育、医疗、住房专项扣除等重磅内容后,该草案迅速吸引全社会舆论的聚焦,掀起一股讨论热潮。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更符合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有利于税制公平。
2.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按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舆论观察草案亮点备受关注,舆论普遍认为修法意义重大由于此次个税修正案草案在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3.建议降低45%的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以此避免高端人才流失。部分媒体除在报道中援引上述委员的观点外,还从其他角度进行解读。中低收入人群减税幅度更大。
4.这条修正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劳动性收入的个税征管将进一步加强。

一、个税第七次草案(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订),如何成功回答
1.修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不适应改革需要的内容进行修改。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1980年以后,为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相继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2.个人运用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现象时有发生。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论在积极点赞的纷纷突出其重要意义。而本次修订提到,财产转让等其他所得则考虑继续实行分类征收,个税作为工薪税的角色没有明显改变。相对于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更为与时俱进。

二、个税第七次草案(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订),怎么去阐述
1.利息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受到税务、金融、房地产等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因素的制约,存在不对称交易行为,征管率并不高,大量高收入人群税收在税收监管范围以外。从国际惯例看,一般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两类,两类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和征税方式上均有所区别。
2.实施所需内容。除了广泛被提及的个税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本次修订还有三个重要方面,同样深刻影响每个人。
3.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徐如俊委员明确提出,此次草案的调整幅度与前几次一样都是1500元,没有考虑到我国经济总量的变化;鲜铁可委员则表示,起征点不必搞一刀切,应以家庭为单位计算;陈斯喜委员则建议对起征点和应纳税额实行定期调整。
4.尹中卿委员建议,个人所得税法不仅要确定扣除的范围,还要确定扣除的标准,才符合税收法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