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财政收入(平泉县财政收入)
作者:禹启凤 发布时间:2022-04-01 07:55:42 点赞:次
1.平泉市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产业,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产业带动就业,让百姓有稳定的收入,发动和扶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自主创牌。
2.农口部门要加大种子科研、良种生产及推广力度,搞好与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型种子生产企业的合作,做好品种引进试验工作,保持品种更新的相对稳定。各企业都要足额提取研发经费,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允许税前列支。
3.平泉市打造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已经达到了107个,其中食用菌专业村38个,蔬菜专业村26个,水果专业村24个,花卉苗木专业村2个,林特产品专业村2个,畜牧水产养殖专业村8个,其他专业村7个,产值达到90亿元,提供农民纯收入4500元。民营局要牵头研究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启动民间资本投入生产经营。严格新的改扩建项目三制度,坚决取缔、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
4.严格落实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百矿披绿规划,深化百矿披绿工程,年内全县所有矿山企业选厂和尾矿库干滩面绿化率要达到100%。从自身条件看,我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省定民族县,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较好,与产业政策、发展需求、资源禀赋等相互吻合,跨越发展的优势比较明显,具备了更快更好发展的条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并列全市各县榜首。
5.要狠抓现有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企业整合,依靠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研发,站稳市场、开拓市场,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一、平泉市财政收入(平泉县财政收入),如何成功分析
1.全县追加预算支出6825万元,补发1999年以前欠发的部分公教人员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及2005年误餐补贴等共4200万元,人均近3000元。
2.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体生活,落实好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特别要着重解决好产能不达标的铁选企业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等关键问题。
3.2006年新增有序劳务输出人员7000人,使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5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以上。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法制环境,深化民主评议行风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意见集中、投资者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保持钢铁行业旺盛需求的趋势没有改变;保持投资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不断加大,必然有效拉动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县内部分铁选企业在采用新工艺提高精粉品位,对尾矿综合开发利用、获取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有望得到较大范围推广。
4.要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主导产业,以技术创新推广和新成果转化为重点,支持引导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委托研究和成果引进等途径实现技术升级。
5.伸、优势产品扩能、闲置资产盘活、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钢延产业开发、新技术新成果转化等,深入谋划一批市场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翻身立县大项目;重点谋划一批非资源依赖型两头在外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类项目。

二、平泉市财政收入(平泉县财政收入),怎么才能梳理
1.新命名的优势骨干企业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自主研发机构或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抓好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研究推广和传统工艺技术的改造升级,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泉力集团要努力寻找技术依托,下大力开发氟化工下游产品、糠醛扩能和其他非煤产业大项目、好项目;华晟铜业要把国家对粗铜冶炼的限制政策当作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企业招商、以商招商;有针对性地到唐山、京津及长、珠三角等资金外溢地区找项目、引资金;。
2.重点抓好森源、润隆、哈露、三棵树、食用菌研究会、三利鹅业、六河源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技改扩能和产品提档升级,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其他小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按照《关于公司制企业规范运作的指导意见》,在去年山庄企业集团、长城化工两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基础上,今年要在优势骨干企业中普遍推广,重点规范公司股权结构设置和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和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两手抓,即一方面加大开放力度,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充分发挥财政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启动民间储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资金主渠道作用,部门、企业、银行之间加强沟通,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工作,按照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政策规定谋划、推荐大项目、好项目,切实用好用足信贷资金,资金供求紧张矛盾就会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