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乙醇成本(煤制乙醇成本核算)
作者:梁绪树 发布时间:2022-04-01 08:01:15 点赞:次
1.该工艺路线避免了消耗大量可做人畜粮食的玉米,因为农作物需求会占用大量农田,在农业经济上不划算,所以该原料主要依赖于进口,并带来了成本不稳定的隐患。
2.而煤制乙醇有望成为继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后下一个煤化工重点发展方向,并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对生物质乙醇形成直接竞争。
3.从关税下调所引起的乙醇进口暴增中,我们可以推测国内相对高企的燃料乙醇价格可能会影响部分需求,而随着以煤制乙醇为代表的新技术工业化的成熟,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有望不断降低,被隐藏的需求也将逐渐得到释放。2015年木薯出口国越南短暂上调出口关税,导致我国木薯进口量短期下滑。该工艺路线相比醋酸源路线的优点在于几乎不需要使用防腐性能高的反应釜,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4.公司已于2015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年产30万吨醋酸加氢制乙醇项目的一期10万吨生产线,预计16年下半年竣工投产。煤制乙醇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相关公司有望受益。进口关税重新上调利好国产替代受高额关税的影响,2013年之前我国燃料乙醇的进口量均维持在6000吨以下,部分时间仅为几百吨,总体基本持平。
5.作者|虞小波来源|东方基础化工新材料编辑|独角兽智库报告起因与国外相比我国燃料乙醇市场空间巨大,目前主要被生物质乙醇所垄断。如果同样都用焦炉煤气生产乙醇和甲醇,乙醇的生产成本也比甲醇高。

一、煤制乙醇成本(煤制乙醇成本核算),如何开始评析
1.醋酸甲酯和甲醇也可以作为副产品销售,方便企业在乙醇盈利不佳时转型其他产品。未来煤制乙醇投产规模相对较小,有望凭借成本优势替代部分生物乙醇。
2.2011年1月,全球化工巨头塞拉尼斯公司对外宣布,已签署意向书,在南京化工园区和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各新建一个工业乙醇厂,单厂的初始额定产能为每年40万吨,单厂初始投资额约3亿美元。6年半年报称,目前项目进展良好。
3.燃料乙醇的主要用途在于与汽油掺混,即形成乙醇汽油,该产品的推广受国家政策指引影响较大,目前我国已经在12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燃料乙醇,我国大片地区乙醇汽油使用仍属空白,若后续国家指引政策不及预期,则燃料乙醇下游推广将面临一定天花板。目前煤制乙醇相比生物质乙醇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4.在煤制乙醇的路线中,合成气经醋酸加氢制乙醇这个路线最有希望,成本也可能最低。目前煤制乙醇相比生物质乙醇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在燃料乙醇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煤制乙醇技术的革新有望为燃料乙醇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5.由于当时技术偏弱,生物发酵制乙醇成本过高,我国主要采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对生物乙醇行业进行扶持。
6.合成气直接制乙醇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工艺由于工艺流程短,理论上煤耗、能耗、投资成本均较低,目前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定向转化催化剂。

二、煤制乙醇成本(煤制乙醇成本核算),怎么简述
1.我们对各条可实现工业化或商业化的煤制乙醇路线进行了研究与测算,并对其成本进行拆分,汇总结果如下。公司燃料乙醇产品定向销售的市场主要为安徽、江苏、山东以及河北共4省31个地级市。目前美国在这方面的研发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酶是其中关键因素,而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成本居高不下。
2.除了化工企业,还有一些业外企业也在开展这项业务。当前煤制乙醇能否实现工业化和大型化,与国家推广燃料乙醇政策是分不来的。
3.煤化工企业尤其要注意,煤制乙醇全国最终需求量就在几百万吨范围内,而沿海地区有乙烷进口生产乙烯,也可能生产一些乙醇供当地使用。
4.煤制乙醇崭露头角,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发展煤制乙醇有利于缩小与国外成本差距。而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明确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供给过剩的玉米产业首当其冲,随着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的逐年恢复,未来玉米的种植面积和库存都将呈现下行趋势,玉米价格也有望迎来拐点,推升玉米乙醇企业的生产成本。
5.煤制乙醇生产成本比甲醇高接近一半,完全没有竞争优势。我国燃料乙醇政策推广不及预期,影响下游需求。相对于生物质乙醇,煤制乙醇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6.煤制乙醇技术的革新有望为燃料乙醇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塞拉尼斯表示,该公司开发的技术可生产工业级和燃料级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