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范围(会计核算范围的基本假设)
作者:文虎林 发布时间:2022-04-03 16:31:01 点赞:次
1.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2.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持续经营的会计分期,持续经营是主要的。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其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空间范围。一个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3.人们对会计主体的界定和认识是不同的。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及编制会计报表。

一、会计核算范围(会计核算范围的基本假设),如何分析
1.独立地记录和核算企业本身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能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者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扩展资料:会计主体的四类主体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
2.###为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的是持续经营###持续经营###会计主体核算的是空间范围、会计分期核算的是时间范围。
3.在目前的会计主体范围内。扩展资料:四类主体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
4.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以人民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只是其中的二个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

二、会计核算范围(会计核算范围的基本假设),要怎么样陈述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一个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会计主体假设阻碍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会计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其自身用语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而著称,对于会计主体这一概念的科学的求证和认知。是指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遇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
3.我国现行的各种版本会计学书籍和辞典中会计主体大部分持后三种观点,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有的也称为会计个体或会计实体。会计主体的局限单一的企业主体不利于反映具有网络结构的企业。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