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
作者:王同宇 发布时间:2022-04-05 18:21:03 点赞:次
1.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于收入过高的行业,我们要采取从总量和水平两个方面,对他们的收入加以限制。
2.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市场经济收入增长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条件下,这种歧视必然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目前全国总体基尼系数过高的重要体制性原因。企业工会组织基本作为企业职能部门存在,大量的非国有企业还没有工会组织或工会组织徒具形式,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往往受到企业管理层的掣肘,劳资矛盾协调机制严重缺位。
3.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少数高收入者将平均收入水平拉高,占60%以上的居民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其结果是高收入者有消费能力无消费欲望,低收入者有消费欲望而无消费能力,中等收入者有一定消费能力由于没有良好收入预期而不敢消费,最终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一、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要怎么评判
1.这句话比较形象,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公。特别是自1995年以后,我国财政收入每年都大幅度增长,而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水平则增长相对缓慢。
2.行业垄断直接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微观分配机制的系统性缺陷,具体表现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合理、工资增长机制不完善、职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3.在体制转型期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行政性垄断行业往往热衷于选择性地参照市场化和国际惯例,这种选择性集中体现在所谓市场价格、赢利和收入水平方面的参照,大部分垄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价格。工薪阶层却成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
4.无论是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还是机构部分之间的分配都是如此。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5.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先有机会离开农业的人收入增加了,继续留在农村的人靠农业取得收入,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很难相比。

二、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怎么去诠释
1.垄断扭曲分配关系,机会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关键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效率和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真正引起人们不满或加剧社会分配失衡的根源,在于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平等以及竞争过程中的不平等。
2.工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差别大。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也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取大量非法收入,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3.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高收入人群得不到有效调控,低收入人群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还表现为居民劳动收入在整个要素财富分配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应该促进劳动力跨行业、地区、企业的自由流动,消除户籍限制,这样才能保证人们能公平地获得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
4.更为重要的是,由行政性垄断带给行业的超额利润大都没有回馈给国家和社会,而是以做大做强之类的理由留在了部门和企业,并且部分地转化为这些行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