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章)
作者:孙振龙 发布时间:2022-04-07 21:36:51 点赞:次
1.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在产品成本可以只计算原材料费用。外购材料、外购动力属于费用要素。
2.制造费用所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制造费用科目期末都没有余额。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就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计入各种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成本的方法。所有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一律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3.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4.基本车间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约当产量法适用于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其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产品成本的核算,关键是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5.工业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代数分配法,由于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都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计算结果正确。
6.按定额比例法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一般以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作为分配标准。
7.企业为适应经营管理的不同目的,运用不同的成本概念,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作业成本等,统称为管理成本。
8.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工薪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就是要在企业中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并配备成本会计人员。

一、第一章第二章),如何成功陈述
1.成本分析包括成本的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借款的费用不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可以记入财务费用科目作为期间费用,还可以记入在建工程科目。
2.判断题: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不是指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在小批、单件生产中,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问题。
3.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应为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时分配转入的费用。
4.因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所以成本必然会通过销售收入得到补偿。在大中型企业中,成本会计一般采用分散工作的方式。
5.定额成本法是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比例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要素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与成本项目中的直接人工的内容是相同的。
6.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项目作适当的增减。
7.在采用计时工资情况下,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费用,应转出至废品损失科目中进行成本核算。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应做为期间费用处理,不计入产品成本。
8.各项期间费用均不计入产品成本,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产品成本计算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9.成本会计是一种成本费用会计。制定厂内计划价格是为了分清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便于分析内部各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管理业绩,并加速和简化核算工作。

二、第一章第二章),要怎样界定
1.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计算出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完全的实际费用。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其他各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
2.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废品损失是指废品的报废损失,即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材料、废料价值后的净损失。制造费用账户月末无余额。
3.盘盈的在产品的成本,应记入营业外收入。要素费用一定是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4.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照明用电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若辅助生产车间未设制造费用账户。当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5.企业进行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就是指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约当产量比例法下,从精细化分配费用的角度来看,应针对不同成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约当产量,进而进行费用的分配。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集中在厂部进行。
6.发生废品损失以后,可能会降低产品总成本。对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为了简化核算,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的成本。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
7.期间费用不记入成本,也是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按照产品生产批别计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