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谨慎性原则(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案例)
作者:刘文祥 发布时间:2022-04-08 01:07:54 点赞:次
1.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使本期成本降低,利润中水分加大,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实现不了稳健性目的。如:当期产品保修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产品销售的当期计提。所以适当地运用谨慎性原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由四项增至八项。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针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再看上市公司绿大地,经营范围上来说,就是产销种苗和苗木、盆栽植物和观赏苗木的,就是卖云南特色的花花草草、盆盆罐罐里的植物的。
4.已提折旧250000元,评估确认价值900000元,2007年12月1日,红星公司预计该项投资可收回金额为700000元。

一、会计谨慎性原则(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案例),怎样诠释
1.这种搞笑的故事反复上演,当初的2个亿鲍鱼苗,该公司会计人员,或许已按会计流程计量与计价了,是到了会计报告期,会计人员总不能人人都是潜水员,下海来一头一头清点鲍鱼吧。这使得当期费用增加,所得税却未能相应抵减,造成当期利润虚减。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只能确认重组发生的损失,不得确认重组发生的收益,不预计未来的或有收益,预计未来的或有支出。
2.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生时从应得税中扣减。
3.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收入区别不同情况予以确认和计量,方能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

二、会计谨慎性原则(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案例),如何成功表明
1.最后提出了自己对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合理运用的意见和具体措施。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有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提示谨慎性会计的本质。
2.在清算股利方面,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当期收益。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防范经营风险,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实力。会计谨慎性原则应用,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要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3.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