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外卖税率(餐饮业外卖增值税税率)
作者:王东欣 发布时间:2022-04-09 00:01:22 点赞:次
1.江边城外财务负责人石红岩则表示,营改增让江边城外的税负得以较大幅度降低。
2.当时堂食和外卖将分别适用6%和17%的税率猜测成为餐饮圈关于营改增的最热门议题之一。餐饮企业参与了生产、加工过程的食品作为外卖食品销售的,按照上述文件规定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6%税率货物又用于生产销售其他货物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6%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这是自营改增实施以来,困扰餐饮企业的外卖增值税率问题首次得到官方明确,即餐饮企业外卖业务将按照6%的增值税率缴纳增值税。
3.纳税人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蔬菜、部分鲜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发票,不得作为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
4.通过外卖、外带、外送的方式给消费者,是堂食业务的延伸,不属于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大量的餐饮企业无法正确区分堂食与外卖的数量与金额,这与纯食品流通企业的组价计税方式不一样。

一、餐饮外卖税率(餐饮业外卖增值税税率),怎么去梳理
1.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物,也属于餐饮服务,应该按6%缴纳增值税。税负其实也是受到了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情况,比如说一些房东包括物业不给出具这个增值税票,如果你要增值税票的话他要加税点。
2.因为堂食与外卖的价格应当保持一致才有价格竞争力,这样外卖的价格是按照堂食的6%增值税进项组价的,如果未来按照17%计征增值税,不符合同品、同价、同税负的原则。除了企业的财务人员须学会并掌握营改增的规律及特点外,餐饮企业的销售模式、采购模式也要做相应调整。
3.营改增政策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餐饮住宿业企业销售现场消费的食品属于销售服务,也就是外卖业务,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物就属于销售货物,按17%税率计算增值税。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餐饮企业应登记为一般纳税人,而年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
4.对于一个餐饮门店来讲,堂食与外卖均是低盈利的普惠民生业务,不应承担过高税负,前期外卖一直按3%简易征收增值税。嘉和一品董事长刘京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7%是不合理的。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2%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二、餐饮外卖税率(餐饮业外卖增值税税率),如何成功总述
1.外卖税率定档6%12月2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提供餐饮服务的纳税人销售的外卖食品,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部分餐饮企业已经开始发力布局产业链上游,既有像西贝、呷哺呷哺以及海底捞这样自建供应链的企业,也有类似于金百万通过代加工外卖的方式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企业。
2.连锁餐企获营改增红利有业内分析认为,堂食与外卖的增值税率统相比之前的3%,税率有所提高,是对于属于一般纳税人的餐饮企业而言。
3.也可以让餐饮企业在外卖业务上享受进项税抵扣带来的红利,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餐饮企业的税负。
4.继续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02税率及税额餐饮业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纳税人种类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和征收率。
5.第二种情况下,企业就是既提供餐饮服务又销售货物的兼营纳税人,要注意分别核算餐饮服务和销售货物的销售额,未分别进行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也是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