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税务筹划(施工企业税收筹划)
作者:贾军利 发布时间:2022-04-09 14:46:26 点赞:次
1.02建筑施工企业纳税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不足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一般由项目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使用费、施工人员劳务费以及其他的间接费用构成。施工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的要点进行所得税的筹划在施工企业,可以对所得税进行税务筹划。
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费用难以取得发票抵扣,零星辅助材料、工具的采购,临时人员的施工费用等。
3.如果在该合同中未明确丙企业承担分包营业额8。不合理设置企业涉税科目,将会导致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小于列支费用,无形中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均会导致公司的纳税义务提前发生,当期的增值税及相应附加税就要先缴纳,不能起到延迟纳税,发挥资金最大效用的目标。
4.现行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身份适用税率为9%,且对应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适用税率为3%,且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5.要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不需要节约开支,还必须合理设置会计科目,科学地调整费用归属,实现依法避税的目的。
6.建筑施工企业要合理控制税负,则需要根据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在设立或者变更时选择恰当的纳税人身份,这对于企业纳税额影响较大,需要根据企业规模以及发展情况进行核算。
7.在合同支付款项环节上,业务人员往往对合同中支付条款不进行明确约定,导致进项发票不能在支付款项时及时取得;未能对付款条件与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相结合进项约定。

一、工程税务筹划(施工企业税收筹划),如何去解释
1.因为超过限额的招待费、对外捐赠等不可以在税前列支,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限额控制。这样建筑施工企业所收到的经营租赁业的发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就会减少,导致企业税负增加,从而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因而在确定合同金额的过程中,必须将相关条款进行明确界定,由于相关人员没有合理地区分价内税和价外税,未能进行有效的比议价,使得采购成本大幅度增加。在该合同中乙企业可能全部缴纳营业税,丙企业可能存在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的问题,而且乙企业承担的营业税包括丙企业缴纳增值税的那部分。
3.而且现在的企业缺少税务筹划的专业人员,所以进行税务筹划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风险。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4.施工企业收入的计算需要根据施工工程的进度与工程量来确定,并且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需要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上,依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地确认相关的工程结算收入,以便延迟纳税期限。
5.建筑施工企业缺劳务票,实践中工人现金发工资或者公转私,无票或者无进项现象比较普遍。
6.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普遍比较困难。
7.建筑施工企业计量存货时就可以采用先进先去法,可以降低期末存货成本,增加本期销货成本,减少当期企业所得税。营改增政策推行前,存在不跟收入与成本挂钩的税收负担,即使项目经营成本进项过大出现亏损,营业税及附加税金仍要根据合同完成量来让企业承担。

二、工程税务筹划(施工企业税收筹划),如何才能总述
1.在总承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应注意了解分包单位主要缴纳税种性质,如果分包单位是一般纳税人的话,可能存在一项工程在总承包人和分包人之间缴纳税种不一样的情况,而且存在重复纳税情况。
2.对这些费用的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是有规定的,一旦混淆了这些规定,就会对企业的所得税造成影响。通过科学测算定价,以合理控制销项税,进而增加企业收益,为进一步降低税负。
3.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成本减少了企业的有效利润。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
4.经营管理筹划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最大化地列支损失和成本费用以降低税基,印花税按合同载明的金额计税,无论最终合同是否兑现或者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计算纳税额并贴花。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根据业务类型可选择一般计税或简易计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对税负的影响,往往在合同签订的就决定了。
5.乙企业为缴纳营业税的企业,丙施工企业是一般纳税人。不过可以通过合同的签订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减轻乙企业承担的税负。
6.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筹划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成立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建筑企业还可以通过兼并或收购亏损企业,享受盈亏抵补的税收好处。对其在建筑现场制造的预制构件,凡直接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建筑工程的,不征收增值税。假定该合同中所涉及的金属钢架及铝合金门窗应承担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