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标准化)
作者:袁诗林 发布时间:2022-04-13 07:40:45 点赞:次
1.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考虑中省政策文件、本省财力保障能力、行业价格变化等因素,及时更新完善支出定额标准,做到与时俱进。
2.过去由于缺少科学的配置标准,部分单位常常拍脑袋申报项目,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行业专业知识,财政部门对单位申报资产配置项目的功能目的、设备需求、技术参数等专业信息很难作出科学性、合理性判断,资产配置预算实际往往是按增量方法进行编制。
3.协调推进亚行技援项目《河南省项目支出预算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研究,已配合专家组对中期报告进行了完善。新的标准为预算单位提供了完整的大型修缮项目申报书编制思路和指南。落实部门和单位财务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对所属单位预算执行的监控管理职责。
4.加强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保基金管理,推进省级统筹,根据收支状况及时调整完善缴费和待遇政策,促进收支基本平衡。各部门出台政策时要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
5.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财税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有关监督工作,构建日常监管与专项监督协调配合的监督机制。严格各类资产登记和核算,所有资本性支出应当形成资产并予以全程登记。

一、标准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标准化),怎么样才能回答
1.推进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研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依规将取得的各类收入纳入部门或单位预算,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
2.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沉淀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并统筹安排。
3.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各部门所属预算单位预算、决算及相关报表应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
4.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动,则适时进行修订,确保资产配置标准既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又可以满足各预算单位实际业务工作需要。
5.各部门应当加强所属单位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非财政拨款收入管理,在部门和单位预算中如实反映非财政拨款收入情况。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禁收取过头税费、违规设置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根据支出政策、项目要素及成本、财力水平等,建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分类分档的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
6.健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将财政财务信息内容从预算收支信息扩展至资产、负债、投资等信息。
7.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加强基金运行监测,防范待遇支付风险。

二、标准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标准化),要怎么样阐明
1.结合各处室意见和工作实际,起草了标准建设计划并报经厅主要领导同意。协助厅文化处做好省级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类运行经费支出标准制定工作,2020年完成工作方案制订,管理政策、技术规范、绩效制度及财政预算等基础资料收集,并初步建立运行经费测算模型。
2.按照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完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技术,破除管理瓶颈,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以信息化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加强预算管理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地区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改革基础,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及时落地见效,推动预算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各部门要统筹各类资金资产,结合本部门非财政拨款收入情况统筹申请预算,保障合理支出需求。
3.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入管理,资产出租、处置等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或纳入单位预算。目研发成本测算规范》。严禁将财政收入规模、增幅纳入考核评比。
4.建立支持创新产品及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落实的预算编制和资金支付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