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出口退税率(我国的出口退税率)
作者:海玉川 发布时间:2022-04-13 11:36:44 点赞:次
1.这要求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必须增强透明度,一切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办事,要求出口退税真正实现零税率,使我国出口商品真正以不含税价格进入进口国,避免国际间重复征税,出口退税也不可高于国内已征的间接税,以免被视为变相补贴而造成贸易争端。
2.出口退税管理方式和手段滞后,如退税机关通过税票,只能了解到企业出口产品最后一道环节纳税的情况,以前各道环节是否已经纳税则不得而知,既无可靠凭证,也很难全面查实,从而为不法分子和企业不良经营,提供了可乘之机,给出口退税筹划和骗税带来较大的空间。我国目前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从而导致不同企业退税收益上的差别。
3.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
4.《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六条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不得因其免纳相同产品在原产国或输出国用于消费时所需交纳的捐税或因这种捐税已经退税,即对它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税。这意味这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不能以真正的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一、现行出口退税率(我国的出口退税率),怎么才能解读
1.统一出口产品退增值税的办法,面对现阶段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尚不完善的现状,对出口产品的增值税全面实行统一的、无差别的免、抵、退税管理,是促进不同类型企业出口产品公平税负的一个良策。尽管税务执法部门为了防止出口骗税做了很大的努力,出口退税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并不尽人意。
2.在加工贸易出口上,对来料加工两头在外的企业采取免税,导致企业放弃使用国内原材料,而大量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这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不仅损失了外汇,而且从客观上限制了国内原材料市场的发展。
3.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企业出口商品不能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会挫伤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我国的外贸出口。
4.由于我国是实行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间接税除了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外还有营业税、印花税、特许经营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等。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上存在问题。
5.不分是生产企业还是贸易公司,都实行统一的免、抵、退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生产型增值税是以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减除用于生产、经营的外购物资价值后的余额为计税增值额,对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折旧不予减除,这样就对固定资产重复征税,不利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现行出口退税率(我国的出口退税率),怎样评析
1.其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此处所说的消费时所交纳的捐税是指货物应交纳的间接税。
2.为了鼓励出口,可以考虑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也列入出口退税范围。取消原油、木材、纸浆、山羊绒、鳗鱼苗、稀土金属矿、磷矿石、天然石墨等附件3所列明货物的出口退税政策。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大力推行和逐步完善,将促进外贸出口增长,促进外贸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拉动整体经济,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3.诚然出口退税政策的不断变化是有一定原因和经济背景的,是短时间内大量的修改和变动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首先不利于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长期规划,特别是不利于企业的出口规划,出口退税的频繁变动会使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再加上退税计划的严重滞后等原因,最终造成了退税周期冗长,增加企业税收成本的不良结果。根据有关专家推算,出口退税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下降约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零点八九个百分点。
4.出口退税的计划指标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计划指标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会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落实和整个外贸出口起到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