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总值(国民收入总值英文缩写)
作者:曹昊阳 发布时间:2022-04-14 07:00:34 点赞:次
1.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会经常被比较,除直接比较外,亦会计算人均的国民收入,以增加其可比性。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所体现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反映的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对抗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所体现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反映的则是劳动人民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之间的经济关系。商业部门中的分类、包装、保管等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也创造一部分国民收入。
3.国民收入只反映当期的收入,并没有反映累积的收入。国民收入作为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社会再生产及其最终结果;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民收入反映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
4.这些增加值之和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若再包括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它就能给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则是直接反映这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
5.收入法是通过加总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即要素收入之总和。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统计的期限;最终产品区分于中间产品;劳务也是一种服务性产品。

一、国民收入总值(国民收入总值英文缩写),怎么能简析
1.同一地区不期的国民收入亦会经常被比较,通常不会直接比较,而是会扣除价格变动后,计算出固定价格或实际国民收入,产出法是汇总该国的工业和生产性企业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
2.国民收入没有反映收入分布。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借助于税收、价格、保险费、国家预算等经济杠杆进行的。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3.国民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量的增加。
4.关于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该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利益中心的个人及机构,与其国籍及资金来源地无关,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长期在该地区工作的外来劳工及外资分公司。国民收入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个国家新增加的物质财富,因而也是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
5.国民收入并没有包括不在市场进行的生产,如家庭主妇的生产并没有计入。
6.而不同地区的国民收入通常会以本地货币计算,所以需要以当期的汇率先作转换,另外亦有一些做法是以购买力平价作转换,以避免可能汇率的扭曲。

二、国民收入总值(国民收入总值英文缩写),怎样才能答复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进行的。物质形态上的国民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国民收入增长得就越快。两个统计数字都涉及生产的概念,是指投入资金、劳力及企业精神的结果,所以纯从资产价格变动而取得的利润并不计入。
2.在这3个决定因素中,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3.是一个综合性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总量,及其相关指标;狭义的国民收入仅指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对这种由所有要素收入之和给出的国内总收入,只要随库存增值对之进行调整,就可以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再加上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就可得出国民生产总值。
4.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主要有:工业、农业、建筑业和为生产服务的运输业、邮电业等。国民收入并没有反映资源的投入,如长工时的投入及大量天然资源的使用并没有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