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作者:李育花 发布时间:2022-04-17 02:41:40 点赞:次
1.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只要是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该法在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中就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者先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3.第四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本法规定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一般不会失业,或者对失业早有准备,要求用人单位都支付经济补偿不太合理,《劳动合同法》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给予经济补偿的条件做了一定限制。
4.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法条链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这个时候可能劳动者就会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一、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如何成功研究
1.原劳动部劳部发354号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20条规定,劳动者按照《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对用人单位的提示是,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一定要签订书面协议,在协议中对双方解除时的劳动权利义务进行约定,特别是要对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4.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这里还要谈一下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仲裁过程中由谁承担举证责任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样才能理解
1.对用人单位的提示是,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一定要签订书面协议,在协议中对双方解除时的劳动权利义务进行约定,特别是要对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同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一样,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在对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性辞退等情形进行强制性规制以外,还规定了可以经过协商一致解除。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如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一定要注意保留用人单位主动提出的证据,也要要求用人单位出具相关解除协议,并就解除后的经济补偿等待遇在协议中进行约定。
4.这些规定说明了不是只要是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就得支付经济补偿,而是在协商解除的过程中,是何人首先提出解除动议。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5.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6.要是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与劳动者协商解除的话,此时一般是要支付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金的,而具体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根据该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