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作者:白晶罡 发布时间:2022-04-17 05:37:55 点赞:次
1.劳动者如果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和标准,双方将继续履行所订立的合同;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和标准,或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就可依据规定解除与该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双方的劳动关系。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公司决定提前解散的;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公司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在依据这一条作出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决定时,必须掌握两个标准:劳动者的失职、营私舞弊必须是严重的;劳动者的行为必须对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为防止劳动者滥用这一权利而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或者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中应当遵守的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用人单位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规则对劳动过程进行管理,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对用人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公司不再续订或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怎么做认知
1.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两种具体情形:预告解除。为了考察招用的劳动者是否符合所要求的条件和标准,用人单位一般都规定了长短不等的试用期。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为这种管理而制定的。
2.《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处给了双方一个缓冲的时间,即在这三十日内劳动合同还是有效的,劳动者应尽快交接工作,用人单位也可以招聘新员工。
3.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劳动者辞职可能会承担赔偿责任。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5.劳动者可向部门投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38条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形: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而未签劳动合同就不存在试用期的问题,辞退职工就必须给付经济补偿金。
6.企业在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这里所讲的实际上就是脚踩两只船的行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又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领取其他用人单位的工资,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构成严重影响时,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如何做解读
1.对劳动者不严重的失职行为或者未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2.这里的重大损害一般由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规定,因为企业类型各有不同,对重大损害的界定也千差万别,故对此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免除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保费的义务。用人单位不能仅仅根据劳动者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就作出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决定,而是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情节严重时,用人单位才可依法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3.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为规范生产经营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内部规定。员工需提前30日通知企业。
4.劳动者无需说明任何法定事由,只需提前预先告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上述3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根据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工龄给予经济补偿。录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5.签了合同约定了试用期,企业就能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随时辞退职工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