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成本(合并成本和初始投资成本的区别)
作者:乔秀莲 发布时间:2022-04-19 05:52:43 点赞:次
1.只要有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否为企业合并形成,如果是未满足第1点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不确认损益上述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2.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中不包含交易费用,而其他原因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则包含交易费用。初始投资成本就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
3.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初始投资成本=取得净资产帐面价值份额,而合并成本=所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这正是容易混淆的主要原因。

一、合并成本(合并成本和初始投资成本的区别),如何区分
1.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0000万元,其中:股本8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盈余公积3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20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5000万元。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入账价值;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初始投资成本=取得净资产帐面价值份额,而合并成本=所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甲公司与乙公司均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入账价值的区别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企业所投出资产的价值。
3.甲公司与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4.则视为被投资企业作出一定的让步,需调整初始成本为入账价值,并将此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的投资。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更加可靠,则不论是否发生补价,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来确定。
5.所以都涉及将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纳入合并方企业账簿的事宜,而不存在通过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事项。

二、合并成本(合并成本和初始投资成本的区别),怎么能评判
1.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该先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再将调整后的金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2.甲公司为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发生手续费200万元。当年乙公司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600万元,其中甲公司分得的现金股利48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3.其次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即分别确认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4.如果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又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不论是否发生补价都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控股合并的前提下又将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区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此外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还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5.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并成本和初始投资成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