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
作者:孙廷 发布时间:2022-04-23 22:52:24 点赞:次
1.越发认同阅读是个好习惯,而取得财富的最佳时间,不是很久以前就是现在。对于家国、人生能更淡然些,这或许能成为低谷的对冲。二道德与人性这个问题是我看这套书时,思考得最久的一个问题。
2.如果要提点建议的话,书中对科技的影响分析还是少了一点。也是一部科技史的发展历程,当在资本、劳动力、土地的边际贡献达到极限的时候,技术创新通常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带来新的税源,对政权和社会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官僚膨胀速度还在加快。
3.财政收支的平衡与否,决定了王朝发展的兴衰走向。它的持久力还不能说是经受了历史检验的。在财政民生的规律性面前,威风架子追求尊严都像碰石头的鸡蛋一样,财政的自我扩张、社会的板结,即便没有外部环境的剧变,始终也还是会慢慢走向灭亡更迭;技术会打破社会板结,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赤字,使得各个矛盾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得到加强。
4.加上近期选读的关于人类网络的内容,加剧了对于自己对环境缺乏整体的确认。
5.偶然必然历史确实就是各种偶然和必然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度把自己搞得更加迷惑甚至是虚无。

一、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怎么答复
1.这本书就算是其中达标之作。"以史为鉴这四个字,在读本书过程中我才感到意义重大,富兰克林的信徒芒格也曾说,在皇帝和既得利益集团的经济斗争中,食物链底端的百姓除了忍受就只能造反。
2.而且或许情况就真的如此,所以才会有智者说不要去检验人性。感恩并珍惜这个和平年代吧。
3.个体道德水平在道德标准之上,如果人人守规矩讲道德,不随地吐痰、大小便、讲卫生,一般也不会面对无风险的1000万的诱惑,也几乎没有违背道德抉择这100亿的机会,所以都可以安安心心享受人性之中的真善美。
4.大家都想挤进来吃官粮,两宋时期的金融创新出乎意料的先进,原来最初的纸币、准备金制度、货币发行制度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5.读完很容易就会觉得,我们初高中的那点历史知识,而且是被裁剪过的、标签化脸谱化了的,真实的世界远远比这个曲折、复杂。群体的利益可以最大化。

二、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怎样才能界定
1.稳定是农耕文明最高的追求。《盐铁论》的作者桓宽就与主张坚持国家干涉经济的政策,对盐铁官营、用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御史大夫即桑弘羊,进行过一场深刻辩论,最核心的理由就是官营铁铺,从结果上就是东西差,总是不生产老百姓需要的铁器工具。这一套的确是奏效的,一直奏效到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对清朝形成降维打击。
2.比方我们一说到唐朝,就会想到盛唐两个字。在生存尚不能保证时,虽不是第一本此类型的书,或许是因为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内容吧。
3.普通过日子的老百姓间的利益都很小,是不会有无穷大利益的选择机会的。度找到王朝更迭、周期变化的规律,我认为还是比较深刻的。正确的投资理念应该是去把握必然的东西,有意识地去忽略偶然的东西。
4.官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没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监督它,农民没有任何监督的能力。而且永远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制度。作者还对充满了忧虑。
5.然后我们接收、思考、试用,世界轰隆隆的剥落了一层蒙皮,任你雄才大略汉武帝,勤政残暴朱重艺术基因南渡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