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现状(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作者:李心蕊 发布时间:2022-04-24 18:18:07 点赞:次
1.成本控制的目的无非是把产品成本降到最低而增加利润,也就是要将成本本身和成本发生的过程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有必要运用价值链理论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进行研究,这样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2.本文的正文共有三部分:首先,对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由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将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互分离,日常经营管理由经理层负责。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3.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纵观国外成本控制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所关注的不再是产品成本,而是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
4.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引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5.传统的成本控制体系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不能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产品价格决策、订货决策、销售决策以及投资决策等,这些都要以成本数据作为分析的根据。
6.真实、全面、及时的成本资料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做出决策是有相当大的意义的,众所周知其成本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就是建立良好的成本信息反馈制度。

一、成本控制现状(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如何开始阐释
1.企业应该树立牢固的成本控制观念,将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工作系统化、制度化。通过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作业,把消耗的资源分配到作业,然后把作业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也无法展现他们在任期内的经营管理水平。
2.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控制。
3.如此一来成本控制制度也便于落地,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就必须站在整体的、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作业链进行分析。信息的反馈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有效成本控制及正常的企业运营。
4.快速回收经营资金是为了保障企业正常运营,也是增加企业盈利特别重要的一点。企业也可以及时的扩大生产的规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5.它也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企业也开始注重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新产品开发等,成本控制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来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注重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每一个人。
6.建立成本信息管理系统是必要之举,统筹成本信息数据且做之后的发展规划,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搭建这样的成本信息管理处理平台。

二、成本控制现状(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如何才能读懂
1.有利于降低成本符合企业发展的、具有长期性、外延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的成本控制目标。其实就如同做事一样,目标明确并且方向正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成本信息管理系统真正使用信息交互管理功能,使成本数据信息的处理和传送高效、快捷。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渗透入生产的方方面面,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其产品的成本结构较以往也更加复杂。得不到员工认可的成本控制,无法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企业缺乏成本考核的激励机制,员工在根本上认识不到成本控制的对企业的重要性,当然也便不会去主动探索一些方法来降低成本,即造成企业资源的无辜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施和效果。
3.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不力的原因由于现在经济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全球化的局面,若要想有更好地发展前途,就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进行严格的把控,只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才能确保成本控制这一措施得以实施,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资产盘点盘存制度的执行得不到保障监督,预算管理和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讲实效报表流于形式,导致成本数据根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耗费水平。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包括供、产、销的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