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关税(欧盟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李小园 发布时间:2022-04-25 00:04:35 点赞:次
1.碳价的对比不仅应该参考各国发展水平,而且应该考虑人均碳排放指标,新增造绿、潜在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之差等非货币化的减排努力等因素。这意味着欧盟各成员国支持实施碳关税政策。这种做法会造成竞争扭曲,与欧盟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不符。
2.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将对没有国家碳定价的国家带来最严峻的挑战。欧盟碳关税既可以是一种特殊的进口关税,用于购买欧盟的进口许可证明,也可以是一种对进口产品的碳含量征收的国内消费税,是欧盟绿色新政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我国主要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半成品、纺织品、衣服、家具、玩具等。
3.我国与俄、土、印、美等国一样没有碳定价。碳露不仅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进程,还会对气候政策更严格的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对其就业和投资构成威胁。
4.这意味着从2023年起,如果一些与欧盟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不能遵守碳排放相关规定,欧盟将对这些国家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本质上是为了防止碳漏,并帮助本地区处于高环境要求的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
5.支持外贸企业做好数据核算准备。欧盟提出绿色增长、数字转型,本质上是为了增强钢铁工业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6.2026年开始正式实施碳关税政策,直至2035年期间将要求对进口产品的碳含量收费,并逐年提高碳排放费率,以使进口产品承担与欧盟本土产业相同的碳排放成本。电解铝行业属于高碳排放行业,2005至2020年电解铝企业带来的碳排放量几乎翻番。欧盟碳关税距离真正实施还有3年的过渡期,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来说,都仍有时间制订应对策略。

一、欧盟碳关税(欧盟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如何才能表述
1.碳关税机制落地意味着全球正在形成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国际贸易体系和产业竞争格局。通过加速建设、完善碳市场,减少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至欧盟市场所需要支付的关税金额,还可以避免企业被重复征税。
2.最行之有效的策略依然是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欧盟贸易伙伴国家可能也会建立类似的碳交易和关税机制。刺激绿电需求增长根据最新通过的提案,欧盟碳关税仅承认显性碳价,这将极大地刺激我国绿色电力能源需求的增长。
3.没有可比碳价国家的这类产品要想出口到欧盟,欧盟推行碳关税政策也是在尝试建立新的贸易体系,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产业发展制订新的贸易规则,并争取被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中,真正实施仍面临重重阻碍欧盟碳关税距离真正被实施仍面临重重阻碍,免费碳配额制度将成为碳关税合法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4.即2026年1月1日起,欧盟将正式开征碳关税,首先覆盖铝、水泥、化肥、钢铁、电力五大行业。根据欧盟碳关税要求。
5.剥离来料加工、转口贸易等本不属于我国排放而成品由我国生产的产品造成的碳排放,为我国国内统一碳市场的碳价界定夯实数据基础。
6.欧盟采取名义碳市场的形式,初期将在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等5个行业核算产品生产过程的直接排放,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燃料动力的碳排放数量。

二、欧盟碳关税(欧盟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怎么去评析
1.作为世界上首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提案,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2.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决议前期涉及的范围不会很广,或将自2023年起主要覆盖电力、水泥、钢铁、铝、炼油、造纸、玻璃、化工和肥料等高能耗产业,纳入欧盟碳交易系统的所有产品受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约束。国际规则对于碳排放的约束力只会增不会减,我国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并逐步掌握话语权是长久发展之计。基于我国双碳战略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及消纳政策,绿色电力消费证明将成为企业应对欧盟碳关税的最优选择。
3.钢铁工业是世界工业经济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钢铁工业产业链长、影响面广,碳关税政策在该行业实施面临的挑战巨大。
4.叠加新冠肺炎及全球供应链阻断的原因,欧盟自我国进口的钢材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5.反对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碳价一视同仁的企图,避免类似市场经济地位不受认可而寻找替代国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该决议违背共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以在我国碳市场完善的基础上,与欧盟进行双边谈判,例如达成双边碳治理的互认,此差价未来可能会导致进出口贸易上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