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合同(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作者:曹二娟 发布时间:2022-04-28 17:43:30 点赞:次
1.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劳务派遣合同一般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实际劳动者却是在用工单位工作。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相分离。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
2.如果您对上述解答不满意的话,劳动合同签订双方直接用工,而劳务派遣合同双方并不直接用工,而是劳动者在用工单位上班;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另一人才中介等专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再由该从才机构派到用人单位劳动,用人单位与人才机构签订派遣协议。
3.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机构与劳动者签订派遣协议,然后派遣至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提供劳动。试用期劳动派遣能保证用人单位准确选才。
4.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又称劳动派遣或人才派遣、劳动力租赁、或人才租赁,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是两年以上的固定劳动合同,所以遇到签订时间不确定的劳务派遣合同一定要及时解决,而且劳务派遣两次过后,就应该签订劳动合同,就不再是劳务派遣合同。

一、派遣合同(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怎么能研读
1.劳动合同可以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
2.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的派遣期限;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劳务派遣本质上还是劳动关系,所以劳务派遣合同的解除时,按照《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非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或者劳动者存在过失的情况,劳务派遣合同的解除派遣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3.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务派遣协议订立的主体和内容。劳动者经劳务派遣在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时因工受伤,按照《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条,应当由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可以和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

二、派遣合同(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怎么做应对
1.劳动关系的权利与义务主体是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上文我们说到用工单位将劳动者劳动报酬划拨到派遣单位,再由派遣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和发放工资,所以也应当按劳动合同法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2.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用工单位提供劳动,然后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核对劳动者应发工资总额、社保费、加班费、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由用工单位划拨到派遣单位财务账,然后劳动者在派遣单位领取,而派遣单位则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医保、社保等。合同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合同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对于单位主体的规定不同。《劳动合同法》的这一规定规范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对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被派遣的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被派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