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合同(伪造合同罪的立案标准)
作者:包筱莉 发布时间:2022-04-28 17:57:43 点赞:次
1.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刻制的以文字、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专章。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一、伪造合同(伪造合同罪的立案标准),怎样才能确立
1.作为本罪犯罪对象的印章,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侵犯国家机关的印章不构成本罪。按照合同诈骗罪处理。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如行为人根本不知道所承制的印章是他人无权要求制作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客体要件。
3.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二、伪造合同(伪造合同罪的立案标准),怎么做总述
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3.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