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务筹划的基本步骤(当日/解释)
作者:朱顺芳 发布时间:2022-10-20 16:45:36 点赞:次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税问题也成为不少人日益关注的话题。可以说,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开展税收筹划,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实际收益水平,同时也助于规避财税风险,让个人纳税活动更有序地进行。那么,在现实具体操作中,如何进行个人税收筹划,才能达到预期的个税筹划效果呢?接下来,壹洽通小编将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一般来说,有关于如何推进个人税收筹划活动地开展,其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合理调节"工资薪金"和"年终奖"比例。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是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计税,因此当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超过某一级数时,超过部分就要按高一档的税率计税。所以,如若纳税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或"年终奖"一方畸高,就可能会导致其适用较高税率,并增加个人纳税负担。因此,如遇这种情况,开展个税筹划就可以通过合理调节二者之间的比例来进行,从而使其适用较低税率,进而轻个人纳税负担。
2、有效利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根据我国最新个税政策,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是能够在税前扣除的。所以,个人开展税收筹划,符合条件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还可以通过采取用足该项税收政策来进行,从而使得个人纳税支出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3、巧用报销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居民所采用的节税方法必须是合理的,即通过合理节税方式提高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比如公司发给员工的通讯费,只要每人每月不超过规定标准,并且取得了合法的凭证,就可以不计入当月工资扣缴个人所得税。此外,除通讯费,职工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取暖费等以报销形式来发放,也可以不纳税。但随工资一起发就需要交税了。所以,有关于这一筹划方式,还需要企业和个人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