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人士税务筹划必备思维(近期/表述)
作者:王喜然 发布时间:2022-10-26 17:31:34 点赞:次
私人财富管理领域,从2018年到2019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税”。
2018年3月13日,全国人大正式确认国地税合并改革;2018年6月15日,全国省级国地税合并统一挂牌。国地税合并,并将社保征缴划入税务局管理,代表着施行了24年的分税制迈入另外一个历史阶段,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税”“费”并存的制度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5月31日,中国完成“CRS”涉税信息收集和接收准备工作;2018年9月1日,中国进行了第一次“CRS”信息交换。“CRS”信息交换,标志着中国向着税务信息透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8年12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最具影响力的个税改革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从幼年阶段开始走向成年。这一系列税收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对我国高净值人士产生深远的影响,专业的税务筹划已成为当务之急。
税收改革主要针对营改增、个人所得税、地产税立法,其中个人所得税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过去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公平的问题。此次个税改革虽然没有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但六个专项扣除的推出则标志着中国进入综合个人所得税时代,大大提升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公平性。

1、营改增
营改增是针对企业税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企业税收改革的背后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金税三期的升级。金税三期已于2019年3月1日实现原国税、地税两套系统并库。这意味着所有税收的数据都能实现直接共享。简而言之,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都在税务系统的智能监控中,任何的偷税漏税的行为都将无处藏身。因此,企业的纳税行为将被逐步规范化和透明化。如果企业不改变意识,依然采取传统的避税方法来逃避纳税义务,就可能面临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的严重后果。这也就使得合理的、科学的税收筹划对企业越来越重要。
2、个人所得税改革
个人所得税改革大大降低了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但对高收入阶层,尤其是企业家来说,未必都是好消息。从税率表上来看,年收入超过30万的部分,税率没有任何变化。对于高净值人士,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和六项抵扣并不能带来明显的减税效果。以往很多高净值人士,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主的实际做法是,通过工资和公司分红获得收入占真实收入的比重很低,而采取个人账户直接收取公司账款、发票报销、公司账目处理等方式来获得收入,因此实际缴纳的个税很少。但随着金税三期的并库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推进,企业主以往的避税方法很难奏效,个人所得税负担会显著增加。新个人所得税法中还特意加入了不少反避税条款。如该法第八条规定,税务机关对没有合理商业目的,利用关联交易、利用低税国家或国内的税收洼地,或者利用转移定价等手段进行避税的行为,有权调整其纳税。而第十五条中对于转让股权的行为,则要求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必须查验股权交易的相关纳税证明。这就意味着以往被认为专业合法的手段也可能会被认定是避税行为,进一步提高了高净值人士避税的难度。

对于企业主用个人账户直接收取公司账款的行为,其将纳税义务人分为三种人群,低风险人群、中风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其中高风险人群包括企业法人、股东、法人股东的配偶、财务负责人等。税务机关会重点监控高风险人群的个人账户变动情况,因此高净值人士应当如何进行税收筹划呢?笔者以为必须以合法、合理、透明为原则进行专业筹划。
1、首先是合法(199)。
国内很多的高净值人士,尤其是企业主,以往在税收方面采用的方法大多简单粗暴,找票、做账等手段不仅违法,甚至可能触及刑事犯罪。今后必须取而代之的是合法的手段,通过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合法的商业架构等手段,达到合法降低税负的目的。
2、其次是合理。(2392)
随着税收征管立法水平的提高,很多表面上符合法律规定但没有合理商业目的的税务安排,会被认为是故意逃避税收的行为,依然有被查处的风险。如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的三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披着合法外衣的避税行为。
3、最后是透明。(7790)
以往对付税收征管的手段通常是“藏”,不仅把资产藏到国外,国内的资产也很难做到透明。因此高净值人士对于自己资产的暴露往往担心甚至恐慌。然而,随着各个数据系统的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发展,高净值人士的资产情况早已暴露无疑。因此靠隐藏来规避税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的高净值人士要逐步习惯在财富透明的环境下进行合理合法的规划。
专业税收筹划十大方法
在合法、合理和透明三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专业的税收筹划将越来越有价值。笔者将主要方法总结为如下:
1、合理税收优惠政策 2、分散税基 3、税法空白 4、转让定价 5、架构重组
6、税收洼地 7、税收递延 8、税收居民身份筹划 9、税收管道
今天主要介绍一下税收洼地、分散税基和架构重组如何合理的规避税收
税收洼地
税收洼地有 两种,一种是有税收返还的地区,另一 种则是允许合伙企业核定征收的地区, 可以大大降低税负。
分散税基
比如A公司有两项业务,一项是会展策划,营收300万元,一项是软件开发,营收300万元,两项业务一年营业额共600万元,属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大大提高。虽然理论上可以抵扣,但由于企业咨询和软件开发的采购成本很低,没有太多抵扣空间。如果分拆为两家公司,一家是企业咨询,一家是软件开发,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大大降低,还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架构重组
比如,张先生是北京一家装修公司的老板,经营设计和施工业务,每年营业额1500万元。张先生老家正在鼓励青年回乡创业,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张先生可以将公司业务分拆成设计和施工两块,单独在老家成立设计公司,享受税收优惠;甚至将业务分拆为三块,施工、劳务派遣与设计,只有施工单位在北京,劳务派遣公司和设计公司都在老家享受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税收优惠政策如下:

一、有限公司
1.在园区缴纳的增值税,财政以地方留存(50%)最高其中有50%---80%扶持给园区企业,扶持奖励周期是以月度兑现,。例如企业当月在园区缴纳200万增值税,地方留存100万,次月会最高80万奖励到公司,
2.在园区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以地方留存(40%)最高其中有50%---80% 扶持给园区企业,以200万为例,扶持给企业最高有64万。
注:另外纳税大户一事一议,给企业的扶持比例按照企业的税收调整,上不封顶!!
二、个人独资企业(小规模/一般纳税人均可)
1.所得税核定征收:2%
2.增值税:3%
3.综合税率:5%
注: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可包干